1. 简单百科
  2. 拟细鲫

拟细鲫

拟细鲫(学名:Aphyocypris normalis Nichols et Pope,1927)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形态特征

拟细鲫是小型鱼类,常见体长100mm以下。拟细鲫体细长而侧扁,腹部圆,口裂向上倾斜,口端对,无触须,眼大,侧线完整,腹鳍至肛门有腹棱。侧线鳞35-38枚,背鳍软条7枚、臀鳍软条7枚,尾鳍叉形。背鳍iii—7;臀鳍iii—7—8;胸鳍i—ll—l3;腹鳍i—7。侧线鳞33-38,背鳍前鳞14—15;围尾柄鳞14一l 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7—9。下咽齿2行,形式多样,如4·5——5·4,4·4——4·4,3·5—5·3.3·4——4·3等。脊椎骨4十30——32。体背部褐色,腹部银白色,鳞片边缘有新月状黑斑。体长为体高的3.4—4.4倍,为头长的3.6一4.4倍,为尾柄长的4.2—5.0倍,为尾柄高的6.9—8.1倍。头长为吻长的3.1一3.8倍,为眼径的3.5一5.0倍,为眼间距的2.0一2.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9倍。体被中等大小之圆鳞。侧线完全,在前段稍下弯,入尾柄后回升到体侧中部。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后,眼吻端的服离大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末端尖,向后不达或接近腹鳍基部。腹鳍圆钝,末端不及肛门。肛门接近臀绍起点。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之后,鳍条不特别延长,向后延伸远不及民绪基部。尾鳍叉形,两叶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较窄。咽齿锥形,末端略带钧状。鳃耙短小,稀疏。肠管长度约等于体长。鳔2室,后室长约为前室之2倍。腹膜灰白。固定标本体背暗黑,腹面灰白。侧线上方的鳞片后缘中部各具有不显著的黑色斑点。各鳍无明显的斑纹。

栖息环境

多见于山区河流,生活习性尚不明确。

分布范围

拟细鲫分布于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以及珠江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一些支流中及越南等地。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