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浑江

浑江

浑江是东北地区鸭绿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15044平方公里。它源于白山市北部哈尔雅范山,经过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最终注入鸭绿江。浑江曲折多变,水量充沛,比降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开发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等。在桓仁县建有两座大型发电站,宽甸县建一中型发电站,此外支流上也建有一些小型水力发电站及排灌站等。浑江在汉代称盐滩水,又名沸水,元代称大虫江,明代称婆猪江,清代称佟佳江,民国时期形成今名。

名称演变

浑江汉称“盐松花江”,明称“佟家江”(又名“婆猪江”) ,辽称沸流水 ,清称“混江” (又名通吉雅吉)(又名咚佳江 、佟佳江 ), 伪满时期因两岸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江水浑浊而改称浊江、混江、浑江。

河流概况

浑江 古称盐难水、沸流水、大虫水、佟家江。发源于白山市龙岗山脉望火楼山北侧,东南流过浑江区镇、通化市区,进入桓仁水库,沿富尔江河口段至集安市财源乡新建屯间长约13公里的桓仁库区为吉林省辽宁省两省界水,出新建屯进入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在桓仁县东南部蜿蜒回流220多公里,至集安县二股流屯西北,复为吉林、辽宁两省界河,约15公里,在凉水乡杨木林子村西南注入鸭绿江水丰水库库区。在吉林省境内,河长226.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6‰。流域面积8425平方公里,约占该河流域总面积的57%。在三岔子镇以上,穿行山岭之间。三岔子镇至通化市,河谷逐渐开阔,河道弯曲,河槽宽60~200米,河底为沙、卵石。通化市以下,沿河多狭谷,河道弯曲,河底为沙、卵石。

吉林省内,浑江的最大支流是哈泥河,发源于柳河县龙岗山脉大四方顶子峰南侧,流经通化县,于通化市治安村东南注入浑江。河长136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6‰。流域面积1483平方公里。柳河县八里哨以上山高林茂,河谷狭窄,人烟稀少。八里哨以下,河谷稍宽,河道弯曲,河槽窄深,河床为沙、卵石。

浑江,汉代称盐滩水,又名沸水,清时称浑江,亦名混江。位于辽宁省东北部。黄海入海河流鸭绿江支流。为鸭绿江中国一侧最大支流。系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交界河流,源出白山市北部哈尔雅范山。 (一说:三岔子以上为河源区,主要支流有西南岔河、西北岔河和东北岔河。3条支流分别发源于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南麓的大板石岭、三长旗岭和枫叶岭,汇于三岔子后称浑江)浑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白山市,后经过通化市及辽宁省的桓仁、宽甸两县汇入鸭绿江。干流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15044平方公里。

河道走向

浑江源出吉林省白山市(原浑江市)三岔子镇北龙岗山脉磐岭南谷 (一说哈尔雅范山 ,一说望火楼山北侧 ,一说老岭南麓 ),西南流经白山市(原浑江市)城北,左纳红土崖河、大罗圈河,至通化市境城东右纳哈泥河,喇姑河,左纳大苇沙河,流经吉、辽两省分界处,右纳富尔江,经辽宁省桓仁、宽甸,回荡进入辽宁省,于集安市(原集安县)和辽宁省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两县交界处(一说集安市凉水乡杨木林子村西南 ,一说宽甸县下露河浑江口 ,一说振江镇浑江村 [8])汇入鸭绿江水丰水库库区 。全长433公里,流域面积15302平方公里 [;一说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15044平方公里 ;一说全长447公里,总流域面积17500平方公里 。

其中,在通化市境内,于通化市辖五道江镇五道江村流入境内,流经鸭园镇二道江乡、江东乡、环通乡,于西昌村边家店出境,入通化县境,在通化县快大茂子镇转3个大弯后,又成为市区金厂镇与通化县快大茂子镇和大都岭乡的界河,最后在金厂镇江沿村六组出境。浑江横贯市区,流经6个乡镇,流程56公里,全市幅员皆属浑江流域。其流向基本呈东北至西南向,平均坡降度为1.32‰。

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由北甸子乡流入县境。从县境东北流向境南,再调头向东,由县东南五里甸子镇进入宽甸满族自治县境。汇入鸭绿江。全长447公里,境内段161.8公里,总流域面积1750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547平方公里。浑江流经桓仁镇一段为其中下游,曲曲弯弯,绕山越野,流经境内北甸子、四平、二棚甸子、黑沟、桓仁镇、雅河、向阳、沙尖子、五里甸子9个乡镇。

在宽甸县境内,于宽北青山沟乡绿豆营子村入县境,转太平哨镇,绕经步达远乡,向南折流,迂回于宽甸县与桓仁满族自治县集安市两县交界地带,于振江镇浑江村入鸭绿江。在县内流程127.4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0.65‰,流域面积498.52平方公里。

在集安市境内,从集安市头道镇龙岗村附近流入境内,沿头道、财源、大路、凉水等乡镇流过,于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林村附近的浑江口流入鸭绿江。流经境内75公里,流域面积1589.48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浑江上中游段,在三岔子镇以上,穿行山岭之间。三岔子镇至通化市,河谷逐渐开阔,河道弯曲,河槽宽60~200米,河底为沙、卵石。通化市以下,沿河多狭谷,河道弯曲,河底为沙、卵石。

浑江下游段,江势蜿蜒曲行,有秋皮哨、高丽墙哨、五里长哨、老虎哨、地缸哨、锅青哨、半拉哨、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哨、纺车哨、二股流哨等10多个急流哨口,水能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开发江段,已建成太平哨发电厂,库区水面2万余亩,尚有高岭地、金坑两处梯级电站待建。

水文特征

1984年,据桓仁水文站实测记载,浑江流量389立方米/秒,断面面积558平方米;平均水深2.76米,最深4.4米,水面平均宽度为202米,最大流速1立方米秒。 由于上游桓仁镇、回龙电厂水库水量调节,水位变幅只在5米左右,唯下露河镇连江村以下受水丰水库回水顶托,水位变幅一般达20米。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西南岔河、正岔河、大阳岔河、里岔河、红土崖河、板石河、黑沟河、旱葱沟河等。红土崖河是浑江上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87k㎡,河长56.9km。大阳岔河为浑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93k㎡,河长23.5km。

哈泥河,源自通化县凉水河乡高力沟子南龙岗山脉磐岭北谷(龙岗山脉大四方顶子峰南侧 ),流经大甸子西南进入通化县境光华乡,在通化市区二道江乡桃园村成为与通化县葫芦套乡之间的界河,在环通乡长流村流入通化境内,于江东乡自安村东南汇入浑江。河流全长137公里 ,流域面积1483平方公里 [2]。河道平均比降为2.5‰。流经通化市境长约18公里,通化境内集水面积约27平方公里。水量较丰沛,是市区供水源地。“哈泥”为满语“哈尔迷”的音转,意为神刀,喻河多弯。 [柳河县八里哨以上山高林茂,河谷狭窄,人烟稀少。八里哨以下,河谷稍宽,河道弯曲,河槽窄深,河床为沙、卵石。

二密河,发源于通化县干沟乡迎门岔村英武岭,在环通乡长流村东汇入哈泥河,是浑江的二级支流。河流全长36.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1‰,流域面积306平方公里,在通化境内段约4公里,集水面约7平方公里。“二密”为满语“额尔敏”的音转,意为河流快速欢腾之意。

荒沟河,发源于通化县快大茂子镇青山村荒沟,流经通化市环通乡西昌村荒沟门汇入浑江。河流长11.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8‰,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在通化市境河段约3公里。集水面积8平方公里。

四平河,发源于通化县大安乡硷门村车道岭,在通化市境二道江区鸭园镇四道江村由北向南入浑江。河全长21.9公里,在通化市境河段长约5公里。河道坡降为8.4‰。四平河的水量年内变化很大,少雨季节常干涸,亦称干沟河。

头道沟河,发源通化市鸭园镇头道沟村碾子沟里。由东向西经头道沟、鸭园两村汇入浑江,河流全长10.1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0.20‰,集水面积25.5平方公里。

大罗圈沟河,发源于通化县石湖乡棒褪园子前山东侧,流经通化县果松镇、六道沟乡进入市境铁厂镇,在鸭园村北汇入浑江。河流全长65.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5‰,流域面积733平方公里。境内河段长14公里,集水面积约70平方公里.满语“罗圈鸦鹊”即黑鸢。此河两岸森林茂密,有成群的麻鹰在此栖息,遂得名。

小罗圈沟,河发源于通化县东来乡鹿圈村西木通沟,由南向北流经鸭园镇向阳、东热村入浑江。河流全长30.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2‰,流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在通化市境内河段长约10公里,集水面积约40平方公里。

大样子沟河,发源于通化市二道江乡三道江村大样子沟里,在三道江村南汇入浑江。河流全长10.5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4.20‰,流域面积41.30平方公里。

小样子沟河,发源于通化市二道江乡样子沟境的小样子沟,入大样子沟河,全长5公里,宽3米,流向东北—西南。

清沟子河,发源于通化市江东乡横道子村,在二道江乡桦树村北汇入浑江。河流全长15.7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12.5‰,流域面积47平方公里。

庙沟河,亦称保安河,发源于通化市江东乡银厂村五组,于市内工农桥下汇入浑江。河流全长12.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12.8‰,流域面积43.10平方公里。

金厂河,发源于通化市金厂镇上龙头村境白鸡腰子山北麓,流经上龙头、新立、金厂、前进、跃进5个村入浑江。河全长23.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9.9‰,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

夹皮沟河,发源于通化市金厂镇夹皮沟村,流经夹皮沟、江沿村入浑江,河流全长1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5.4‰,流域面积43.5平方公里。

蛤塘沟河,发源于上龙头村,长约4公里,河平均宽5米,流入金厂河,因流经蛤塘沟而得名。

干沟河,发源于通化市通化县大安乡,流经鸭园镇四道江村,长4公里,由此入浑江,河宽平均6米。因流经干沟子而得名。

抽水洞子河,发源于通化市鸭园镇向阳村抽水洞子沟里,由西向东经向阳村流入小罗圈河,长10公里,河道起降为17.6‰,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是浑江的二级支流。

头道沟河,发源于通化市鸭园镇碾子沟里,由东向西流经头道沟、鸭园两村入浑江,长10公里,平均宽3米。

二道沟河,发源于通化市鸭园镇坡口岭,由东南流入大罗圈沟河,长4公里。因在二道沟缓缓流过而得名。

通天河,发源于环通乡明兴村境,流经明兴、西昌市两村,河长约7.5公里,宽5米,因汛期水大,河流湍急,如从天而落,俗称通天河。

大千沟河,发源于通化市鸭园镇五间房屯附近,由南向北流入浑江,长3公里,平均宽3米,因流经大干沟子而得名。

小新开河,发源于老岭山脉北麓的集安市台上镇老岭村六道阳岔。流经老岭、台上、花甸、财源等地,由财源镇霸王村附近注入浑江。全长71公里,流域面积达753.44平方公里,落差为538米。

苇沙河,发源于老岭山脉北麓、集安市清河镇天桥村的龙爪沟。流经天桥村、清河镇、头道镇,在头道镇龙岗村和东村之间的峡谷中流入浑江。全长49.3公里,流域面积为683平方公里,落差为500米。

腰营河,原名夹皮沟河,发源于集安市腰营夹皮沟正岔,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驮道、腰营,于长江村西北0.5公里处汇入浑江。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为82.6平方公里。

蝲蛄河,是浑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通化县四棚乡头棚村,由西向东流经四棚乡、英额布镇、金斗乡、聚鑫经济开发区共五个乡镇(区),全长71公里,流域面积为759.27平方公里,通化县域以上流域面积为561.88平方公里,在通化县快大茂镇河口村附近汇入浑江。

富尔江,又名富江,古称沸流水,或称吴儿江、芙蓉江。发源于新宾满族自治县金厂岭,由碱厂沟村进入桓仁满族自治县境,流向由北向南。桓仁县境内流长近40公里,平均江宽150米,流域面积34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08‰,洪枯流量差大。流经业主沟、拐磨子、北甸子3个乡镇,由大牛沟汇入浑江。主要支流有英英沟河、拐磨子河、大荒沟河、干沟子河、小北沟河、坑伙洛河等。富尔江流经桓仁一段为其下游,江面平稳,浅处可涉渡。有业主沟、大荒沟、老黑背3处较大渡口。富尔江为浑江最大支流,落差较大,水量丰富。

大雅河,为境内最大内河,明代称栋鄂(董鄂)河,清时称大鸭儿浒河,后按谐音演变为大雅河。发源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南76公里的高力盘道岭东北谷,汇集沟沟岔岔之水而东流,多在群山之间夹绕。全长73公里,流经八里甸子、普乐堡、雅河3个乡镇的23个村。从雅河口村汇入浑江。流域面积72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4.4‰。雅河上、中游受地形岩性影响,落差大,流速快,曲折较多,下游落差比较小,冲积而成大量的漫滩和沙洲。雅河流域阶地多,土质肥,水资源充分,气候适宜,是桓仁镇农业、林业重要产区之一。

六河,亦称六道河,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内第二大内河。发源于桓仁县城西的老道沟岭。东流至铧尖子有3条支流合而为一,向东南流至柳林子与南派之水汇合,水势倍增;由此绕过龙头的山岗,东北流2公里左右至头道河子,汇拉古甲水东南流,穿二道河子转向东北流至三道河子。又汇抽水洞和大阳水东南流至四道河子,再汇牛毛大甸子水转而东流5公里左右,至五道河子。再汇响水河子、虎沟水及西荒沟河水,水势愈大,最后注入浑江。因流途经过六道河水,故名六河。流长64公里,流域面积766平方公里,河宽150米,河道比降4.36‰。六河流经铧尖子、木盂子、二户来、四道河子、六道河子5个乡镇。两岸山岭虽多,但中下游河谷较宽,两岸较平坦,水流曲折,灌溉便利,为全县有名的水稻产区。

漏河,河床处于火山爆发断裂带,渗漏严重,干旱季节有的河段干枯、潜流,故名漏河。又因浑江下游右岸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也有一条漏河注入浑江,因此也称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漏河为上漏河,宽甸县的漏河为下漏河。漏河的河源市有二,正源在影壁山村北部的新开岭和老岭,侧源在影壁山村东北部的葫芦头子沟。二源之水在影壁山前汇合,初向西南流至影壁山村,北接南来的坎川沟水,水势渐大,折向南流。右岸有滚马岭水、天桥沟水、头道阳岔至五道阳岔诸水汇入;左岸有穷玉米棒沟、老营沟、弯沟子、冰沟子、石洞沟、葡萄架岭、半截沟各水汇入。入下甸子境内转向西流,至沙尖子村北头注入浑江。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1.03‰。整条河流均在沙尖子镇境内,流经影壁山、头道阳岔、小围子、二道阳岔、干沟子、下甸子、沙尖子7个村。

里岔沟河,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境内,因古时五里甸子曾叫里岔沟而得名。正源在三架窝棚村北部的西撂荒,侧源在大青顶子山。二源之水在桦树甸子村南汇合,至腰营村与发源于正岔里的大镜沟水汇集,西南流经五里甸子、头道河子村,于大砬子嘴注入浑江。河流长22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3.25‰。

哈达(满语,意为山岗)河,发源于桓仁县黑沟乡红石砬子头道阳岔。汇集石庙子、双岭子、黑沟、窄沟等溪流。流经黑沟乡的红石砬子、大川、柞树岭子、石虎子、黑沟、六道沟镇桓仁镇刘家沟村,注入浑江。哈达河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17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14‰,平均河宽40米,洪枯流量差大。

红汀子河,原名云南油杉背河,又叫刀红河。发源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四平乡刀尖岭北麓,由东向西流经青钱柳、四平、红汀子等村,由红汀子注入浑江。河流长29公里,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0.7‰。

半拉江,为浑江支流,由南、北股河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哨镇镇西阴魂阵岭下汇流而成,向东北流经太平哨、挂房子、大茧、小茧、二龙渡、坦甸子6个村,于坦甸子村股河台入浑江,流程21.01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2‰,流域面积241.91平方公里,汇集支流7条,主要有南股河、北股河、钓鱼台河、新兴河等。除南、北股河外,另两条河分别于太平哨镇太平哨村和二龙渡村附近入半拉江。最大水位变幅7.6米,上游建有太平哨水文站和高龙泡小水电站。

小雅河,发源于宽甸县八河川乡果子岭南麓,向东流经八河川、牛毛坞、青山沟3个乡9个村,于青山沟乡银矿子村入浑江。全长45.83公里,流域面积372.56平方公里,汇集支流26条,河道平均比降为9‰。此河流经宽北山区,流域内植被良好,河水湍急,河床中巨石孤立,河床老化稳固,流水锵然有声,具有典型山区河溪特点。中游牛毛坞境内已建成铁路子小水电站,尚有泉山和鸽子洞等处待建小电站。

治理开发

水库

板石沟水库。1972年秋,通化市环城人民公社江南大队,在国家扶持下,组织农民修建村东的板石沟水库。1973年7月基本建成。土坝就地取土筑成,属均质土坝。坝长130米,坝高12米,顶宽5米。迎、背水坡面坡比均为1:2.5。迎水坡有干砌块石护坡。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1.04平方公里。是一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万立方米。灌溉用水由放水塔控制。塔身为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木闸门控制放水或闭水,由10寸铸铁管连接放水塔并穿过土坝将水输送到渠流入田间。溢洪道位于土坝左端,由浆砌块石筑成。设计灌溉菜田200亩,建成后实际灌溉菜田50亩。

通天河水库,1973年,通化市环城公社明兴大队在国家扶持下,在村旁通天河上,修建一座小(二)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61平方公里,总库容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万立方米。至1973年竣工,基本达到蓄水程度。但因溢洪道施工始终未达到设计要求,且水库安全不够可靠,加之与下游受益菜田衔接的渠系工程一直未动工兴建,致使此座水库未能发挥灌溉作用。

哈泥河水源水库,1974年,由国家投资建成哈泥河水源水库。这座小(一)型水库,是通化市城区新水源工程中的枢纽部分。位于长流村东浑江支流哈泥河下游。坝址距河口6公里。坝址以上汇水面积1183平方公里。水库由浆砌块石溢流坝和输水隧洞构成。坝体长160米,其中溢流段长120米,坝高10.30米;非溢流段长40米,坝设计高度为15.50米(实际施工高度为15米)。整个浆砌石坝体座于页岩基础上。在钻探和开挖基础时,发现距右岸40米处有一条与坝轴线斜交的断层,后用硅酸钠水泥浆进行了压力灌浆处理。水库总库容为190万立方米,其中死库容25万立方米,冬季冰层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7万立方米。水库设计日供水量4万吨,1985年达到5万吨。

桓仁水库,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浑江中游牛亡牛哨峡谷中,是国家兴建的大型水库。民国25年(1936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桓仁的水利资源,曾在浑江进行水利勘测,民国31年(1942年),动工修建,1945年日本投降,工程停建。1952年,对原坝址进行重新勘测,1957年设计,t958年8月1日开始施工。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程缓建。1965年复工,1967年竣工,同年7月20日落闸蓄水。大坝为混凝土单支墩大头坝,长593.3米、高78.5米。全坝分36个坝段,其中5、6、7号为引水坝段,13~24号为溢流坝段。12个高部放流孔、2个中部放流孔、4个底部放流孔。正常高水位300米,死水位290米;最大库容34.6亿立方米,死库容13.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2.6亿立方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水库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和养殖。

回龙山水库,位于浑江中下游,距县城西南40公里的向阳乡回龙山村东的高山峡谷之间,是国家兴建的大型水库。1968年勘测,1969年2月设计,同年5月15日主体工程开工,1972年9月27日落闸蓄水,同年10月18日竣工。大坝为引水隧洞式单支墩大头坝,坝长567.3米、高35米。正常水位221米,死水位219米,最大库容1.23亿立方米,死库容0.71亿立方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为日调节水库,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养殖。

流域情况

主流河谷宽约500米,两岸山峦叠翠,植被良好。沿江一带有少 部分冲积平地,土壤肥沃,适宜于种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江中产鲤、鲢、鲫、草等鱼类。浑江的开发主要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等。浑江水流多曲折,水量充沛,比降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水力资源丰富。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建有两座大型发电站,宽甸建一中型发电站,此外支流上也建有一些小型水力发电站及排灌站等,浑江航运不发达,江中多激流哨口,舟困难,只有部分木船往返于浑江口至鸭绿江之间,以运送木材、粮食为主。

航道航运

浑江是流经通化境内的最大河流。早在唐朝渤海国时已是西京鸭绿府同外地联系的主要航道。清代、民国时期成为通化至安东省、桓仁的主要运输动脉。每年4月至11月为水运期,冬季江面结冰,航运停止5个月。

清光绪初年,通化县衙在县城南江沿、东江沿设积材串排渡口两处,经营木筏流放业务。1904年,日俄战争,日军以军用为由掠夺浑江下放的木筏,使木筏不敢流放木材,航运停止。1906年浑江重新通航,增设二道江渡口一处。1916年,开办艚船航运管理业务,江岸渡口发展到三道江、热水河子、四道江、五道江等7处,仅城区就有私营渡口两处,造船场1处。

20世纪30年代,日军对浑江流域森林进行掠夺性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河床滩高,江槽变浅,上游五道江段艚筏已不能通航。1939年,梅集铁路建成,五道江、四道江、三道江、热水河子临近铁路4处渡口逐年废弃。通化解放后,境内浑江长途航运消逝,只有南江沿、东江沿、二道江3处渡口,仍用船渡行人。

参考资料

白山母亲河——浑江.今日头条.2023-12-18

浑江.浑江.2024-09-11

鸭绿江流域.中国国家地理.2024-09-11

浑江:白山母亲河.中国吉林网.2024-10-09

鸭绿江中上游浑江水系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9-11

通化市:着力实施控源截污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推进水岸同治浑江不“浑” 碧水映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