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衷
苗衷(1381年-1460年),字秉彝,凤阳县定远人,明朝政治人物,永乐九年(1411年)榜眼。曾任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明太祖实录》。正统初年,杨士奇举荐其为讲官,后升任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苗衷在明朝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官至兵部侍郎(正三品)兼大学士。他在天顺四年(1460年)卒于家中,谥号文康。
人物生平
苗衷,字秉彝,安徽定远人,明代学者,慷慨有大志。于永乐六年(1408)乡试中举。永乐九年(1411)得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
时车驾巡狩,北京诏中式举人陈燧等八十四人寄监读书。越辛卯,车驾还京,廷试 衷第二名。宴於会同馆,授翰林院编修,屡典文衡。宣德五年,预修实录成,升侍讲。
宣德初年,预修两朝实录转侍读。
正统改元(1436),苗衷侍经筵,预修《宣宗实录》成,升侍读学士。正统七年(1442),苗衷为会试读卷官。正统十年(1445),宦官王振用事。一天,他对当朝老臣、著名宰相杨士奇和杨荣说:“朝廷事久劳公等,公等皆高年,倦矣。”杨士奇回道:“老臣尽报国,死而后已。”杨荣则马上说道:“吾辈衰残,无以效力,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王振听了很是欢喜。杨士奇私下埋怨杨荣。杨荣说:“王振早就讨厌我们了,一旦内中出片纸令某人入阁,且奈何?不如及此之时,进一二贤者,同心协力,尚可为也。”杨士奇点头称是。第二天,二人便举荐侍读学士苗衷、侍讲曹鼐、马愉、陈循等入阁。
正统十二年(1447),苗衷任兵部右侍郎。
景泰初,任兵部尚书,以年老请致仕。朱祁钰降敕褒奖,赐钞三千,赏金织文绮衣一袭,给舟送归。
天顺四年(1460),苗衷卒于家。朱祁镇特遣官谕祭,命有司治葬,赠荣禄大夫少保(从一品),谥文康。
人物评价
苗衷温厚简重,学术纯正,被士林所雅重。他外和内贞,谙于世故。每与人谈论总能耐心启发,循循善诱。居家十余年,乐道人善,然尘外之乐,故能恩荣始终。
个人著作
著有《雪窝稿》、《史阁纪闻》、《归田录》等。
参考资料
苗衷(明朝大臣)-凤阳明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