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鉴

石鉴

石鉴(?—294年2月12日),字林伯。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都乡清明节里人。三国曹魏晋朝时大臣。石鉴出身寒微,但志趣高雅公正亮直,仕魏官至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西晋建立后,石鉴被封为堂阳子。历任司隶校尉、尚书都督陇右诸军事、镇南将军等职,任内两次虚报战绩,因此遭免官废黜。

后出任光禄勋,又任司隶校尉,不久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后封昌安县侯,再迁司空、领太子太傅。又升任太尉。元康四年(294年)正月初一(2月12日),石鉴去世,谥号元。

人物生平

历职内外

石鉴出身寒微,但他志趣高雅且公正亮直。在曹魏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任内多所纠正,使百僚都感到害怕,后出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公元265年(泰始元年)十二月,司马炎受禅建立晋朝,封石鉴为堂阳子。后入朝任司隶校尉,转任尚书。

虚报罢官

当时,秦、凉二州混乱,鲜卑族秃发树机能起兵造反,势力很大,司马炎派去镇压的将领,不是战败,就是被杀。朝廷于是派遣石鉴都督陇右诸军事,石鉴官报私仇,命令只有三百士兵、百匹坐骑的天水市刺史杜预出击。杜预不肯去送死。他顶撞石鉴说,草盛马肥的六月根本不适合同鲜卑人作战,另外政府军队的兵源给养问题也必须集中力量预先解决,所以交战的时间只能定在第二年的春天。杜预拒绝出兵,激怒了石鉴。石鉴找个罪名,将杜预逮捕起来装入囚车押往京城,交给廷尉治罪。因杜预与皇室有婚姻关系,议亲议贵,以撤销侯爵免罪,成了一介平民。但后来石鉴还是无法镇压叛乱,最后因为论功时虚报而免官。

石鉴后来担任镇南将军、河南省刺史,又因为伐吴时虚报所斩获的首级。司马炎于是下诏:“当年云中守魏尚因所报斩首的级数不实而受刑,武牙将军田顺因诈增所获虏贼的首级而自杀,欺骗别人败坏法律,这是古今之人所痛恨的。石鉴备位大臣,是朕所信任的。当年凉州的事情,你欺骗朝廷,以败为胜,竟没有推究。之间黜免不久,再次起用,希望能够补过,但又与下属一同欺诈朝廷。所谓的大臣,于义可以吗!有关方面的上奏没错,只是因为不忍。现在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录用,不要削减其爵土。”

再受任用

很久之后,朝廷任命石鉴为光禄勋,再次担任司隶校尉,不久加位特进,迁任右光禄大夫、开府,兼领司徒。前代三公册拜时,都设有一个小会,这是尊崇宰辅的制度。自从魏末以后,已经废弃不再用了。到了石鉴为司徒时,下诏恢复这个制度,后来就以此为常例。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三月,石鉴被拜为司空,兼领太子太傅。

保持不动

同年,司马炎驾崩,石鉴与中护军张监修晋武帝陵墓。当时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傅杨骏所忌恨,不敢临丧,驻扎在城外。当时就有人诬告司马亮想要举兵讨伐杨骏,杨骏大为惊惧,告诉杨太后让司马衷司马衷下手诏,命石鉴与张劭率修陵的士兵讨司马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于是率所领的部队催促石鉴速速出发,石鉴则不以为然,保持不轻举妄动,派人秘密查看司马亮的行动,得知他已从别道还许昌市,于是杨骏停止行动,一场大战被石鉴平静地化解了,时论颇为好评。修陵完成后,石鉴被进封为昌安县侯。

耄耋去世

元康(291年-299年)初年,石鉴升任太尉。他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仍然身体健康、意气风发,不减当年,众人因此很羡慕他。

元康四年(294年)正月初一(2月14日),石鉴去世,谥号元。

历史评价

司马炎:“鉴备大臣,吾所取信。往者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

曹毗《太尉石鉴碑》:“君为治书侍御史,朝廷以公雅节不群,直方其道,仍授绳之官频居爪牙之任,鹰(阙一字)寺虎视,而庶僚风靡。”

房玄龄等《晋书》:“①晋氏中朝,承累世之资,建兼并之业,衣冠斯盛,英彦如林。此数公者,或以雅望处台槐,或以高名居保傅,自非一时之秀,亦曷能至于斯。惜其参缄于论道之辰,独善于兼济之日,良图鲠议,无足多谈。然退已进贤,林叔弘推让之美;自家刑国,宣伯协恭孝之规。有若之儒素为基,伟容之苦节流誉,庆垂来叶,不亦宜哉!石鉴以公亮升,温羡以明寤显,属于危乱,不陨其名。岁寒见松柏之后凋,斯人之谓矣。”“②让矣密陵,孝哉广陆。钦既博雅,表亦贞肃。鉴绩克宣,温声载穆。同锵玉振,争芬兰郁。”③“狡焉石氏,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

轶事典故

石鉴年轻时,曾与山涛共宿,山涛在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指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多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

家族成员

石陋,字处贱,袭封昌安县侯爵位,曾任屯骑校尉

石(石鉴第二子,有墓志出土),字处约,晋幽州刺史、城阳简侯。后被石勒杀害。

从女

石氏,束之妻,后遭遗弃。

石定(石尠大子,有墓志出土),字庶公,与父同时被害。

石迈(石尠少子),与父同时被害。

文献记载

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

司马光资治通鉴

蔡东藩两晋演义

参考资料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国学网.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