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敏(1961-),男,河南南阳人。197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在洪子诚先生、乐黛云先生和孙静先生指导下从事学习与研究,并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为明、清和近代的学术史、文学史,自2012年起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个人信息

王达敏,男,1961年11月生,河南南阳人。197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洪子诚先生、乐黛云先 生和孙静先生指导下从事学习与研究,并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编辑,并讲授过“中国新闻史研究专题”等课程。1993年晋升副编审。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现为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明、清和近代的学术史、文学史。自2012年起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

专著

何处是归程——从《红楼梦》看曹雪芹对生命家园的探寻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丛书,郑州市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姚鼐与乾嘉学派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论文

姚拜师戴震见拒考论

袁行霈先生主编:《国学研究》2000年第7卷

从尊宋到崇汉——姚鼐建立桐城文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

刘梦溪先生主编:《中国文化》2002年第19-20期合刊

回归辞章——姚鼐学术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折

陈飞先生等主编:《新文学》2005年第4辑

桐城文统的建立

陈飞先生主编:《郑州大学古典文学文献学辑刊》2005年刊

《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姚鼐与四库馆内汉宋之争

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桐城市与新安:双峰并峙——论姚鼐建立桐城文统的内在动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从辞章到考据——论姚鼐学术生涯第一次重大转折与戴震的关系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论姚鼐的神妙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7年刊

张裕钊与清季文坛

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所编:《桐城派与明清学术文化》,合肥市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古籍整理

校勘标点《张裕钊诗文集

上海市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学术研究综述

2002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刊

2003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刊

2004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5年刊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合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7月刊

2005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6年刊

2006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7年刊

2007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刊

评论

一幅官场风俗图的背后

《作品与争鸣》1995年第1期

鲁迅诗歌三篇诠释

《走进鲁迅世界·诗歌卷》,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2月刊,《新华文摘》摘发

读《吴晓铃集》有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6月刊

翻译

冯至的《十四行集》与德国浪漫主义莱纳·里尔克文森特·梵高的文学间关系

老舍的《西望长安》与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的《钦差大臣

以上两文译自[捷克]高利克著:《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版

欧美对鲁迅的接受

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编辑

精神的魅力(合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初版,1998年再版

她们拥抱太阳(任副主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女性研究丛书,1995年版

如歌岁月(任副主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