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河(别称:澧水)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长江水系淮河支流颍河支流沙河的支流,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乡西北栗树沟,东南流经叶县、舞阳县,至漯河市区西入沙河,全长145公里,流域面积为278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平均约为1/3000。

澧河上游多为浅山丘岗,植被较少。澧河流域冬季受到极地冷高压影响,多西北风、比较干寒。此外,澧河水草丰富,生活有澧河对虾

澧河上游是伏牛山的暴雨中心,此地多为山区,易发洪涝,由此建有孤石滩等水库及防洪设施,此外,澧河拥有众多支流,甘江河为澧河的最大支流。

命名

澧河在古代称为澧水,因其出自山涧,水质清澈而得名。此外,澧河与沙河被合称为沙澧河。

干流

综述

澧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其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镇西北栗树沟,其干流全部位于河南省境内,澧河自西向东,流经方城县、叶县舞阳县漯河市区西汇入沙河,澧河河长为145公里,流域面积有278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平均约为1/3000。

澧河叶县段

澧河经方城县拐河街东流进入叶县,再经过常村、夏李、叶邑、龙泉、辛店、仙台6个乡镇,涉及52个村庄,于仙台镇潘寨村东南流入漯河舞阳县,有60公里,流域面积是253平方公里左右。

舞阳段

澧河从保和乡湾杨村入境舞阳县,流经舞阳境内45公里,于九街镇左庄离境,其中,澧河在何口村以上的流域面积为2124平方公里,河床有130至170米宽,防洪保证流量,何口村以上是1900立方米/秒,何口村以下是2400立方米/秒,澧河的枯水流量为1.2立方米/秒。

漯河市区

澧河在漯河市区有十数里长,澧河河床平均宽度有65米左右,滩地平均宽度为100米,在汛期,沙河于澧河汇水后的安全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是61.5米。

流域地理

地形地貌

澧河的上游多为浅山丘岗,植被较少,有部分岩石裸露,该地是伏牛山的暴雨区,支流较多,到雨季水势迅猛,山上的砾石会被水冲击数十里远,其中,在孤石滩水文站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

水文

澧河在叶县境上段的河道较为曲折,河床受水流冲刷严重,河床宽为400米左右,河坡上有石块。在郑南公路旧县桥以东的河道较为笔直,河床宽有300米左右,澧河的年平均径流量是1.03亿立方米,泄洪能力为1900立方米/秒,其中,在夏季洪讯之时,澧河最大流量有4650立方米/秒,河水向外漫溢,水面宽可达1公里,澧河的最小流量是0.23立方米/秒。其中,在1896年,澧河的洪峰流量5140立方米/秒。此外,澧河在冬天和春天枯水季会有结冰期。

气候

澧河流域冬季受到极地冷高压影响,多西北风、干寒。夏季西伯利亚地区高气压衰退,热带的温湿气流形成锋面,比较容易发生较大的暴雨洪水。1975年8月,澧河流域上游连降特大暴雨,面平均降雨量645毫米,有5.94亿立方米的洪水南窜洪河流域老王坡滞洪区。2000年、2004年上游再次出现特大暴雨,导致罗湾分洪闸以上30千米的河段两岸堤防漫溢。

澧河所处的河南省西南部是南阳盆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5~15.8℃,1月平均气温是0.5~2.4℃,极端最低气温,除了南阳市达到-21.2℃外,其他的在-17.0~-13.2℃。初霜始于11月上旬,最早在10月中、下旬,终霜最晚在4月上、中旬,无霜期220~235天。年降雨量700~900毫米。年降雨量50%左右集中于夏季,且多为暴雨,春、秋降雨量相差比较少,冬季降雨量最小,占年降雨量的5%左右,年湿润系数0.7~0.9。

动植物

澧河水质比较好,水草丰富,生长有澧河对虾

重要支流

综述

澧河干流自源头到注入沙河,沿途接纳一级大小支流有25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只有干江河。

南岸支流

北岸支流

人类活动

修建堤防

1953年开始,投入51.25万元,开展一处澧河险堤修护岸工程,其中有,7个石护岸,5个砖护岸,6个混凝土护岸,2799米长,共完成1.27万立方米都都的砖、石、混凝土方。

1956年,相关部门在澧河北岸骂子河口到孙湾,南岸冻庄到杨天池共18.8公里堤段进行修建,期间,修建17.5万立方米土方,堤防的顶宽是2米。其后,在1962年到1969年期间,有关部门对堤防进行加固,把堤顶修至3米宽,堤防加高约2米,修堤总长是50.5公里,完成111万立方米土方。

1970年至1974年期间,工作人员对险堤段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在陡沟陈、湾马等四处地方,开展修直工程、并修建月堤。1975年8月,发生洪水后,大家再次修堤,把堤顶加宽到5至7米。1985年底,投资123.9万元,工作人员共培堤201.45公里,完成299万立方米土方。

2025年,叶县公布了叶县澧河治理工程方案,项目资金为1.5亿元,项目包括疏浚河道、消除行洪隐患,为沿线搭建起水美乡村的平台,修建4堰5桥。

植树保护

1964年,相关部门在下澧村南,开展了1处植柳护坡工程,用于加固河岸。1965年后,澧河河道拐湾处和扫边堤段都被削坡种植柳树,并于石护岸周围与河滩地种植柳树。1985年底,在澧河开展了18处植柳护岸工程,有43.7公里长,种植柳树68.45万根,投资7万元。

修建涵闸

1963年至1983年期间,有关部门在乌金陈、乔沟、小赵等地,修建了4座涵闸,并在沿河堤身修建30座涵洞。

水库建设

孤石滩水库在澧河上游的叶县方城县的交界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285平方公里,该地位于伏牛山东部余脉,是河南省主要的暴雨中心。孤石滩水库于1958年开工建设,1959年冬,大坝合拢完毕。1960年6月,孤石滩水库大坝小断面施工达到了设计高程,但是施工质量较差,1961年,有关部门决定将大坝扒口缓建。1970年,以不淹没方城县拐河镇为条件,确定孤石滩水库总库容为1.5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0.704亿立方米。孤石滩水库被设计为,大坝使用粘土心墙砂卵石修建,最大坝高为30.3米,坝顶高程是160.3米,防浪墙高1.2米,坝长为494米,其中,水库的台地坝基表层为砂卵石,6~8米厚,使用粘土截水槽防渗。水库的左坝头表层是沉积层,其下岩石有溶洞,采用粘土包山铺盖。

主溢洪道和右坝头连接,依靠山体开槽,修建3孔泄洪闸,10米宽,6米高,最大泄量是2188立方米/秒。此外,水库的副溢洪道在坝左侧山坳中,15米底宽,最大泄量是748立方米/秒。1970年4月开工建设,至1974年8月完工。1976年,水库副溢洪道底宽扩至40米,底高降低2米。1977年10月完成,投资1292万元。在水库建成之后,减免了下游的洪水灾害,1975年,发生洪水,孤石滩水库上游平均降雨有787毫米,最大进库洪峰流量有5630立方米/秒。期间,水库阻拦洪水1.67亿立方米,最大泄洪量为261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达到54%。此外,孤石滩水库供灌区设计面积为21.58万亩的水源,有2台300千瓦的水力发电机,养鱼水面约为1.0万亩。

参考资料

澧河清淤细美容 重变俏美女儿.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6

第三节 淮河水系.河南党史方志网.2024-04-08

【关注】澧河溯源系列报道五:水不在深,有虾则灵——探寻澧河青虾.搜狐网.2025-07-06

【关注】澧河溯源系列报道二十四 甘露降, 澧泉涌 ——澧河叶县段概况.搜狐网.2025-07-06

气候.河南省水利厅.2025-07-06

澧河治理泛起“一石多鸟”效应.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