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菌目
壶菌目(Chytridiales)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壶菌纲下的一目,主要为水生真菌,少数生长在潮湿土壤中。这些真菌具有“9+2”结构的鞭毛,能在水中游动,游动孢子具有一根后生尾鞭式鞭毛。壶菌目真菌的营养体较简单,为单细胞、单细胞具须或根状菌丝,细胞壁多为甲壳质,少数为纤维质。壶菌目真菌的产果式为整体产果式或分体产果式,单中心或多中心。壶菌目真菌的营养方式多样,大多数能分解纤维素和几丁质,多数营寄生生活,寄生于藻类、卵菌门、原生动物、节肢动物门以及蠕虫的卵或幼虫上,有的寄生于种子植物上。
正文
营养体为原质团或无隔的菌丝体,无性孢子为尾生单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同型游动孢子交配而形成的接合子。此目中只有少数几种寄生于植物,大多数寄生于根系或地下部,如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引起块茎发生黑褐状肿瘤。只有一种寄生于地上部,即玉米节壶菌门引起的玉米褐斑病。
病例:玉米褐斑病(Physoderma zea-maydis)
玉米褐斑病发生较为普遍,夏季高湿多雨时尤为常见。在叶鞘和叶片基部上先出现褪绿色小点,不久变成赤褐色近方形病斑,病斑密集时则呈大片不规则形赤褐色块斑。病重时也可能叶片上布满大小不等的褐斑。取病斑组织作徒手切片,镜检可见玉米细胞中充满黄褐色扁圆形的休眠孢子。休眠孢子萌发时则开盖释放出尾生单鞭毛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细胞后发育成脉络相连的根状菌丝体,最后形成大量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在病组织和土壤中可存活3年,越冬后随风雨吹溅引起初侵染。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