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渊源
《律历渊源》是1712年由康熙帝组织优秀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律历渊源》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共42卷,是在《崇祯历书》的基础上编成的,主要根据南怀仁的《灵台仪象志》和《康熙永年历法》等资料进行了数据修改,新内容较少。
第二部分《律吕正义》共5卷,介绍了西方五线谱的编造和用法,肯定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但在乾隆编《律吕正义后编》时被否定。
第三部分《数理精蕴》共53卷,被誉为数学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但仅介绍了中世纪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对17世纪新出现的数学如对数和计算尺有所介绍。
编撰背景
康熙时期,中国传统的数学著作散见于各个朝代的文集中,查阅困难;西方数学知识自明末利玛窦传入后,翻译刊刻数量少,难以推广。康熙担心数学知识失传,希望编纂天文数学丛书。由于西方传教士精通西法但不懂中国文化,且罗马教皇干涉中国内政,康熙帝不愿将重任交给外国人。
编撰历程
康熙四十年代末,康熙开始物色和培养数学人才,如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并亲自指导他们学习西方数学。康熙五十二年,设立算术馆,由皇子亲王负责,选八旗子弟学习算法。陈厚耀提出编纂教科书的建议,与康熙的想法相符。同年,康熙命皇三子诚亲王允祉负责编纂《律历渊源》,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等为主要编纂者,全书在康熙亲自主持下完成。
编撰意义
《律历渊源》的问世是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硕果。
参考资料
《康熙与〈律历渊源〉的编纂》.故宫博物院.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