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乐学轨范

乐学轨范

《乐学轨范》是把朝鲜时代的乐谱整理下来而编撰的有关音乐和乐器的书籍,共9卷。

正文

《乐学轨范》是把朝鲜时代的乐谱整理下来而编撰的有关音乐和乐器的书籍,共9卷。1493年(弘治六年),朝鲜著名音乐理论家成俔鉴于“乐院所藏《仪轨》及谱,年久断烂”,因此根据当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编了一部《乐学轨范》。书中详细记载了朝鲜使用的乐律理论和雅乐、乡乐、唐乐的乐曲、乐谱、乐器、乐队组织和舞蹈、服装、道具等。书中讲到,当时乡乐已使用从中国传入的弓弦乐器牙筝”(即轧筝)。

基本信息

作者:朝鲜成俔等奉敕撰。

作者简介:俔字叔,号慵斋,聪秀好学,天顺进士,为官负清直誉。成宗时,命删定乐书,拜礼曹判书,撰述甚。

书前有俔序,作于弘治六年,当为成宗二十四年。后有李廷龟跋,作于万历三十八年,当为光海二年,盖是年又重刻也。俔序称,乐院所藏仪轨及谱,年久断烂,其幸存者,亦皆疏略讹谬,事多遗阙。爰命俔等更加校。先言作律之原,次言用律之方,及夫乐器仪物形体制作之事,舞蹈缀兆进退之节,无不备载。书成,名曰《乐学轨范》。

内容简介

考成宗爱新觉罗·敦敏好学,殚心教化,尝印经史颁布国中,命学士编书籍,是书即其著者也。全书共九卷。

卷一为音调律吕诸图说,皆援据蔡元定律吕新书》及陈旸乐书》,间附考证。如所云,按黄钟管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容黍千二百粒,以中黄钟之律。今院中有铜律管二部,以营造尺度之,黄钟长准一尺,度尺之制,营造尺长以黄钟尺准之,则八寸九分九厘,若加一厘,则便为九寸矣。右十二管围径,微有纤毫之差,然此律管与古制不甚相远,时用乐器,皆以此管正之云云。知其书皆尝求诸实验,非一般抄掇而成者可比。

卷二为雅乐俗乐陈设图说,载乐舞乐工鼓吹节次以及乐章等事。如文舞武舞,乐生皆着白紬中单,白紬裙袴,白布袜,乌皮履,与明朝迥不同,此可考见彼邦典仪及所崇尚焉。

卷三卷四卷五,为高丽史乐志,唐乐俗乐呈才,时用唐乐乡乐呈才,详载乐队内容及排列作队诸图。据俔序云,中国之乐有三,曰雅,曰唐,曰乡。有用于祭祀者,有奏于朝会宴者,有习于乡党俚语者。今观其内容,亦有互相交奏者,盖配以为用也。

卷六卷七,为雅部唐部乡部乐器图说。其雅部唐部皆参诸《周礼》、陈旸乐书》、《文献通考》所述,即中国乐也。乡部有玄琴、乡琵琶等,则为彼邦所自有者。

卷八卷九,为呈才仪物服饰诸图说,皆详举形体制造种种。总之,是书为朝鲜官修乐书,自太祖迄成宗,集最盛时期这创制而成,欲明朝鲜王朝一代乐制,必有采于斯也。

历史意义

工匠在制造乐器时究竟是参照什么制造的?有什么规定和法则呢?朝鲜的祖先,从以前就在王宫里制定了有关乐器的规定,在制造乐器和乐谱时使用。例如《乐学轨范》。音乐的发展就意味着社会的和平发展。在朝鲜,从前就有像西方的管弦乐团一样的乐团。可能因此更加需要乐器的标准。因为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和需要而编撰的书籍,所以直到后世,也被良好地保存和流传下来。

在乐学轨范中对朝鲜的乐器定义如下。管乐器大琴、中琴、唐笛,弦乐器牙筝二胡、琴等,打乐器;特钟、特罄、编钟、编罄等。在音的高低上,代替像唐笛等唐代的乐器,而是配合大琴的音,把用于成宗代各种活动的乐器的制作方法,与世宗时的方法相比较,重新确立下来。把音乐的顺序、曲目、舞名与世宗代相比较进行记述。并且把乐器的整体模样用图画表现出来,在图上一一记载了乐器的尺寸,说明使用的材料。这样做的意图是在实际制造时参考。《乐学轨范》是朝鲜音乐艺术上的宝贵古典。朝鲜民族的音乐,在悠久历史长河里获得了相当的发展。乐学轨范蕴含着这样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对此更应该珍惜保存和研究。

相关词条

朝鲜古典舞蹈朝鲜王族实录三纲行实图朝鲜文化

参考资料

、中国书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高丽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