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卫·休伯尔

大卫·休伯尔

大卫·休伯尔(David Hunter Hubel,1926年2月27日—2013年9月22日),加拿大美籍神经科学家,生前任哈佛大学神经科学教授。他与托斯坦·威泽尔(Torsten N. Wiesel)因对视觉系统中视觉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另一团队的科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W. Sperry)共同获得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平

大卫·休伯尔1926年生于温莎市市,父母亲是从美国移居加拿大,祖父辈则是从德国巴伐利亚州讷德林根来的移民。1929年时,休伯尔全家搬到蒙特利尔居住,并在当地渡过童年。休伯尔于1953年和Ruth Izzard结婚,他们一共育有三个儿子,四个孙辈。Ruth Izzard在2013年2月去世,休伯尔则于2013年9月22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镇由于肾衰竭去世,享年87岁。

职业生涯

休伯尔在年轻时就读麦吉尔大学时主修数学与物理,1951年获得学位后前往美国发展。1954年他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工作,1959年时转入哈佛大学执教。1965年成为该院神经生理学教授。

科学贡献

休伯尔和威泽尔的重要贡献在于他们阐明视皮层细胞解释视网膜的编码脉冲信息的能力,是在孩子出世后直接发育形成的,这种发育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使眼睛受到视觉刺激,在这一期间如果一只眼睛只要闭上几天,视皮层里将发生永久性的功能变化。这一发现表明:大脑的高度可塑性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在这段时期使大脑获得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十分重要。休伯尔和威泽尔的发现是对大脑解释眼睛发出的脉冲信息密码能力进行研究的一个突破。

著名论文

Hubel, D. H. \u0026 T. N. Wiesel, Receptive Fields Of Single Neurones In The Cat's Striate Cortex,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59) 148, 574-591.

Hubel, D. H. \u0026 T. N. Wiesel. Receptive Fields, Binocular Interaction And Functional 建筑 In The Cat's Visual Cortex,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62), 160, 106–154[永久失效连结]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