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坝乡原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下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与东川区金沙江相望。该乡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末,总人口为5183人。岩坝乡历史上曾隶属于云南省巧家县二区,1952年设立岩坝乡,历经多次行政区划变更,最终于2015年3月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新设立的老君滩乡。

历史沿革

岩坝乡原属云南省巧家县二区。

1952年置岩坝乡。

1958年改公社。

1966年更名长征公社。

1981年复岩坝公社。

1984年复置乡。

2015年3月,会东县撤销新田乡、岩坝乡,设立老君滩乡,并将黄坪乡吴家坪村划归老君滩乡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岩坝乡地处会东县东南部,东与黄坪、新田乡接壤,南连普咩乡,并与东川区隔江相望,西邻淌塘镇,北靠柏杉、铁厂沟乡,总面积103平方千米。

气候

岩坝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稻期长;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南量集中,秋季凉爽,冬季温和;多年平均气温20.5℃,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97.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地形地貌

岩坝乡地处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为山地。

水文

岩坝乡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流域,岩坝河从柏杉乡入境,由北南经小牛场、何家山、老青山村流入金沙江,境内流程13千米。

自然资源

岩坝乡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铜和铁均未开发;2011年,岩坝乡有耕地面积601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300亩,林地面积1500亩,林木覆盖率21.4%。

自然灾害

岩坝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早、冰雹、雷击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下辖何家山、老岩坝、大坪子、老青山、大火地、七角地、花椒园、小牛场8个行政村;下设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4年10月,岩坝乡下辖8个行政村:何家山村、老岩坝村、大坪子村、老青山村、大火地村、七角地村、花椒园村、小牛场村;乡人民政府驻何家山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辖区总人口5183人,其中男性2986人,女性2197人。

汉族为主,达5022人,占97%;彝族161人,占3%。

经济

2011年,岩坝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470元;财政总收入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完成各类税收16万元。

农业

2011年,岩坝乡农业总产值6568万元;岩坝乡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050吨;岩坝乡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2011年,岩坝乡烤烟种植面积2450亩,产量360吨。

岩坝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羊饲养量2.2万只,年末存栏1.8万只;牛饲养量0.5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饲养量1.9万羽,年末存栏1.1万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2962万元。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累计造林8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000株,2011年,岩坝乡有小型农业机械243台。

工业

2011年,岩坝乡工业总产值108万元。

商业

2011年,岩坝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60万元,比上年增长7.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534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7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有各类图书室2个,藏书8000余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岩坝乡有乡卫生院1个;有病床4张,固定资产总值4.8万元;有专业卫生人员3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050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岩坝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人,支出0.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9人,支出56.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57人,支出12.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人次,支出0.5万元。

2011年,岩坝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8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25人,参保率23.1%。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岩坝乡共处理各类信件250件,征订报纸、期刊30份(册);有移动电话用户980户,宽带接入用户2户。

交通

截至2011年,岩坝乡有通乡公路1条,长12千米;有通村公路1条,长4.5千米;日过往客车2辆,日客运量9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岩坝乡地名源于该地处于两山之间,山洪冲积土石成坝,故名岩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