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凯师博士2006年6月加入德国鲁尔集团出任董事,并兼任德固赛股份公司董事长。2006年9月14日,他出任鲁尔控股集团董事。2007年9月12日,在鲁尔控股集团更名为赢创工业集团之后,他开始担任赢创工业集团董事兼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前,英凯师博士还曾在Brenntag股份公司担任过董事等职务。英凯师博士于1956年4月21日生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他在德国鲁尔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并于1984年在该大学获博士学位。

注重环保

化工行业在环保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为之付出的努力可谓时日已久。在赢创,英凯师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业务发展的每个环节之中。经济、生态和社会因素都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制定决策是考虑的重点。

每年,英凯师花费近5800万欧元,用于环境保护,涉及到水、土壤、空气和噪声四大方面。在中国,我们还开展了“节约能源项目”,在汽车、建筑、可再生和传统能源领域提出解决方案,为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一五”计划期间能源利用率提高20%的目标,为中国的节能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为达到优化能源使用、提高能效、节约成本的目标,赢创中国还启动了“能源检查”项目,由能源管理部门对中国区所有的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进行能源使用情况的详细检查并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赢创工业集团的产品解决方案也能积极响应全球对于节能、减排、人口老龄化、交通等问题的要求。比如提供的多晶硅,这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环保事业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提供“绿色轮胎”的三种关键成分——碳黑白炭黑和橡胶硅烷的厂商,它们可以帮助轮胎减少运动阻力,有效减少汽车的燃油油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供一些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应用了这种材料的汽车重量可以减轻,消耗的燃料也随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自然也会减少。此外,还拥有生产高性能锂电池的先进技术,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德国的汽车行业中,用于生产能够帮助城市环保事业发展的混合

动力汽车。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锂电池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德固赛英耐时普力昂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这个公司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为客户生产标准或制定的锂电池电极。

英凯师在全球各地的每一个厂房都执行着公司内部统一的近乎严苛的生产标准。全球80%的工厂都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或EMAS(欧盟环境管理和审核系统)的认证。在中国,除了2005年在山东省新成立的一家公司外,早在2006年赢创工业集团在中国所有的生产厂就已经通过了ISO9001/2质量管理认证。此外,还不断地对现有的厂房进行环境、安全、健康与质量四个方面的改进。比如德固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就为了厂区周边环境的保护加筑了围墙,修建了废水及紧急废水处理池和场外气体处理系统,还举办了公众开放日,主动邀请周边社区及当地政府进场参观,保持与外界良好的沟通渠道。

英凯师的能源部门不仅擅长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样也致力于硬煤发电。在电厂利用硬煤进行发电的过程当中,传统的热电厂热转换效率只有35%左右,而英凯师能够通过特别的技术使得它的热转换效率达到45%的水平。如果这项技术可以在中国市场推广,就可以帮助中国减少煤资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与中国现在所提倡节能减排的理念是一致的。英凯师视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很乐意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拓绿色产品

在众多能源中,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或地热等这些替代能源都可视为未来绿色能源的代表。

赢创工业集团,这家老牌的特种化工品巨头企业对金融危机的感触可能更加与众不同。去年一年,国际油价如过山车一般的突然高企和坠落,令化学品公司猝不及防。

作为一家生产特种化工产品为主的跨国企业,或许还要研制更多的新型绿色产品,并提供和服务于社会。赢创工业集团全球CEO英凯师接受了BFA会刊的专访。

“在众多能源中,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或地热等这些都替代能源都可视为未来绿色能源的代表。作为全球能源发展领域里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家始终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业集团,赢创工业集团已在节能领域中涉足已久,并为几乎所有的节能途径或替代能源,开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解决方案和特种材料。”

而环境技术的发展,也将在未来突飞猛进。“现在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会受到诸如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困扰。所以环境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英凯师表示,上述一系列问题让赢创进一步的提醒自己,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立了纳米技术科学商业中心、生物技术科学商业中心以及Eco2科学商业中心。还通过公司内外的一些活动,激发和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公司内部的年轻人才积极开拓创新。”

英凯师有着众多的解决方案,为全球经济发展做贡献。其中如能源效率、身心健康、全球化及人口状况变化提供独到的方案,并籍此在未来市场中占得先机的工业集团。

通过研发上的大力投入而获得的领先技术,是英凯师巩固自身竞争优势的保障。

太阳能领域,英凯师开发出了一种生产太阳能硅的新工艺。这种工艺比使用西门子股份公司反应器的常规所消耗的能源节省90%,极大的提高了光电能源回收率。从2008年至今,赢创工业集团位于德国Rheinfelden的工厂已通过使用这种创新的工序生产了超过850吨的太阳能硅。

英凯师称,“我们还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Erding设有企业,为该地区供暖。十年以来,利用来自地下2350米深处的地热能源,为这里的公共建筑、民宅和商业楼宇提供热能。同样是利用这一地热资源,我们使欧洲最大的温泉SPA馆—Therme Erding室内犹如在加勒比海岸边一般的温暖。”

2009年3月,英凯师集团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莫比尔(Mobile)市建设的第二大醇盐生产厂将投入运营。该厂年产量为6万吨。因此理论上它将能服务一个相当于350万吨的生物柴油市场。

南美地区生物柴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赢创业计划在巴西建设另一座醇盐工厂,该工厂计划将于2010年投入运营。赢创工业集团位于德国的生产基地也没有止步不前,一只新的甲醇储罐在那里安装就位,在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同时,新设施将使赢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不仅如此,英凯师还围绕着生物柴油进行着包括醇盐在内的更多相关产品的研发。

负责英凯师集团工艺技术的工程师们对现有的生物柴油生产设施进行优化;涂料和添加剂业务部门的员工则致力于生产能够改善流动性的油料添加剂;特种消费品业务部门则负责生产油罐用的消泡剂;而功能聚合物业务部门则负责生产抗纯生物柴油的特种塑料。换句话说,将来不论在哪里以及如何进行生物柴油的生产,也不论是生产第一代或是第二代燃油,英凯师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谈到与中国的合作,英凯师更是滔滔不绝。“赢创工业集团与中国的渊源可谓久远,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就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从事贸易往来。今天,我们的化学业务在中国已经拥有了19家企业和15处生产基地。在这19家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所共同建立的。而我们的合作伙伴里既有业内的龙头企业,也有技术领先的高等院校。”

他表示,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领先等客观条件以外,也总会有一条不变的标准,即合作伙伴一定在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公司拥有一致的理念。

“在中国,我们是责任关怀的首批倡导,多年来我们不断提升下属企业的ESHQ水平,身体力行的实践者责任关怀的理念。”

人才观

更为紧要的是中高层管理人才的缺乏而非人力成本的上升。在赢创工业集团中国的宏伟计划中,人才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建立起了一套综合全面的人力资源发展项目,用于吸引、培养并留住人才。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合作,每年招收30-40名学生,由赢创从德国专门运来所有的培训设备和教材,为公司培养实干型人才。还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了奖学金和海外实习生项目,从而帮助研究生和大学生们增长了实际操作的技能,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企业赞助商,还与学校合作开展了“中国区管理精英发展项目(MDP)”,从企业内部培养有能力的经理人成为公司未来的高层管理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