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
朱檀(公元1370年3月15日-公元1390年1月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为明太祖后宫的第三任掌权者郭宁妃,明朝第一任鲁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初七日,出生仅两个月,朱檀即被封为鲁王。朱檀早年谦恭下士,博学多识。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月,朱檀就藩兖州,不久即升为州知府并扩赐其封地,辖四州二十三县。然而就藩后,朱檀开始沉溺女色,终日过着奢侈生活。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庚戌(公元1390年1月2日),朱檀因沉迷道教长生不老之术,服食过量金石药最终毒发身亡,年仅十九岁。
朱檀之死令朱元璋非常愤怒,认为他的行为荒唐,故钦定恶谥“荒”,史称“鲁荒王”。
人物生平
就藩兖州
朱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丁丑出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生母为明太祖后宫的第三任掌权者郭宁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初七日,出生仅两个月的朱檀被封为鲁王。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兖州开始建造鲁王宫殿。由于规模宏大,朱檀舅父武定侯郭英曾亲自参与主持这项工程。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朱元璋册封汤和汤和之女为鲁王妃。同年十月,朱檀就藩兖州,不久即升为兖州知府并扩赐其封地,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本来礼贤下士,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甚为朱元璋所喜爱。但他在就藩以后,便沉溺女色,过着骄奢纵欲的生活。因违反朝廷禁令,与大汤妃擅自出城,导致汤妃被朱元璋处以死刑,朱檀也被召入宫中施以刑。
毒发身亡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七月,出于政治需要,朱元璋册封汤和的另一个女儿为朱檀之妃。
朱檀信奉道教,迷恋道教宣扬的长生不老之说,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结果服食过量金石药,十八岁时就双目失明。失明之后,他也并未停止服用金石药,最后病入膏肓,百医无效,于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庚戌(公元1390年1月2日)毒发身亡,年仅十九岁。
朱檀之死令父亲朱元璋非常愤怒,认为他的行为荒唐。故钦赐恶谥“荒”,史称“鲁荒王”。
人物评价
《明史》: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
朱元璋:昵比匪人,怠于政事。屡尝屈法伸恩,冀省厥咎。乃复不知爱身之道,以致夭折。
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研究馆员于秋伟:朱檀雅好清玩,耽于文,游于艺,结交文人清士,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其喜爱文学艺术的秉性也造成了他放浪形骸、行为不羁的性格。
人物关系
人物墓葬
布局与环境
明鲁王墓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和曲阜市交界处九龙山南麓,四面群山环抱,背依玄武山,面临朱雀山,青龙、白虎山左右相辅。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总面积1.65万平方米。
鲁荒王陵分前后两进院落。园南墙正中为三洞式大门,中墙有悬山式三楹仪门,以次有神道、御桥、陵门、二门、明楼、地宫及管理所、接待室等,后院正中有规模宏大享殿基址。
朱檀墓墓室坐北朝南,依山凿石开,深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状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两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整个墓室平面呈“T”字形,南北长20.6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顶部采用圆拱式结构。朱檀棺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
出土文物
明鲁王墓墓室内由于厌氧、恒温、湿润等条件,全部文物得以完好保存。朱檀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系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余件。主要文物珍品有:织锦缎龙袍、冕、皮弁、“鲁王之宝”印、金镶玉透雕玉带、宋代“天风海涛”琴、赵构题诗扇面、元代钱选白莲手轴、元版古籍、元青花云龙纹罐、明金云龙纹衣箱等。除此之外,墓内还有432个彩绘俑,做工精美,形象逼真。
开发与保护
1970年至1971年,山东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明明鲁王墓分期进行了发掘清理。1986年6月16日,山东省邹城人民政府投资224.7万元对其进行了开发建设。
1988年3月17日,鲁荒王陵正式向游客开放。1992年,鲁荒王陵被正式列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明鲁王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