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1977年11月生,女,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10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赴九州大学(日本)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鳞翅目昆虫系统分类学及重要害虫综合治理研究,重点以监测多样性网络为中心,开展蚕蛾科昆虫资源动态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工作。
自湖南农业大学工作以来,相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教研教改论文4篇,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等奖项,主编出版中文/英文专著各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术论文
在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1、湖南农业大学1515人才计划学术骨干人才专项,2016/01-2018/12、21万、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995,高致病性囊泡病毒HvAV-3h的脱氧核糖核酸复制、演化及其传播机制研究,2014/01-2017/12,78万元,在研,参加。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31228020、降低fp25k 基因突变率以提高杆状病毒控害效率的机理研究、2013/01-2014/12、20万元、已结题、参加。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100482、蚕蛾亚科系统发育及灰白蚕蛾的起源中心研究、2012/01-2014/12、23万元、已结题、主持。
学习与工作经历
受教育经历
2004/09 – 2010/06,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博士,导师:曾玲、王敏
2001/09 – 2004/06,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导师:贺福德
1997/09 – 2001/06,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学士,导师:李国英
工作经历
2012/12 – 至 今,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其中2014/07 – 2015/07,九州大学,农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渡俊哉)
2010/06 – 2012/1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其中2010/12 – 2012/11,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戴良英、柏连阳)
2008/07 – 2010/06,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助教
主讲课程
主讲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等课程。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鳞翅目昆虫系统分类学及重要害虫综合治理研究,重点以监测多样性网络为中心,开展蚕蛾科昆虫资源动态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王星.中国知网.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