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贾弘禔

贾弘禔

贾弘,男,汉族,1942年12月22日生,河北县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现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主讲《生物化学》《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及《分子生物学进展》。国家级及北京市精品课程主持人。曾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主要从事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与细胞生长、死亡的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人物经历

1962年至1968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本科,1968年毕业;

1979年至1981年在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12月获得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79-1984年从事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研究;

1985-1993年从事DNA光氧化机制研究;

1988-今从事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调控与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

1988年至1991年先后在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化学教室、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做研修生和访问助教授;

1968-1975年任外科医师;

1975年起历任生物化学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2年晋升教授;

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主编。曾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分会主任委员等;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此外,还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生理科学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编委。

研究

研究内容

以动物(大白鼠为主)或肌细胞、肿瘤细胞和神经元为对象,以细胞的发育、分化、凋亡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真核生物发育过程细胞生长、死亡的分子机制,揭示与细胞调控相关的某些疾病的分子机制。

主要项目

近10年获科研基金情况:

1990-19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03031860)项目负责人;

1993-19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70762)项目负责人;

1995-1997:科研基金项目负责人;

1995-19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80017)项目负责人;

1997-1999:科研基金(9728)项目负责人;

1998-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22)项目负责人;

1998-2000:教学改革重点课题(891125-72)项目负责人;

1999-2001:科研基金(98-1-245)项目负责人;

1999-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394)项目负责人;

2003-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448)项目负责人;

2003-2005:科研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

人物成就

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见下),综述20余篇;主编“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周光召主编)《生命科学》分册;参编《生物化学》《核酸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神经外科学》《基因扩增与基因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等教科书/专著13部。

1、 贾弘禔主编《生命的岁月与梦幻》(周光召主编: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生命科学分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

2、贾弘禔主编《生物化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1]

3、贾弘禔主编《生物化学》(8学制,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

4、贾弘禔主编《Textbook of BIOCHEMISTRY》(英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

5、贾弘禔、倪菊华主编《生物化学:Case FilesTM, Biochemistry》(中英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

6、贾弘禔、冯作化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

7、参编《核酸化学》(张昌颖主编)、《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学》(吴承远、刘玉光主编)、《内科学》(王海燕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张主编)、《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吴希如、陈清堂主编)、《基因扩增与基因诊断》(郑怀竞主编)、《基层医师手册》等教科书、专著及教学辅导10余部。

1. Li S-Y, Jia Y-H, Sun W-G, Tang Y, An G-S, Ni J-H, Jia H-T. Stabi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函数 by tetramethylpyrazine protects against kainate-induced oxidative lesions in the rat hippocampus.Free Radic Biol Med2010; 48:597-608

2. Zhang H-J, Li W-J, Gu Y-Y, Li S-Y, An G-S, Ni J-H, Jia H-T. p14ARF interacts with E2F factors to form p14ARF-E2F/partner-脱氧核糖核酸 complexes repressing E2F-dependent transcription.J 细胞 Biochem2010; 109: 693-701

3. Li S-Y, Sun W-G, Jia Y-H, Wu G-S, An G-S, Ni J-H, Jia H-T. 钙质 signal-initiated early activation of NF-κB in neurons is a neuroprotective event in response to kainic acid-induced excito毒性Biochem(Mos) 2010; 75: 125-135

4. Li W-J, Gu Y-Y, Zhang H-J, Zhou J, Jia H-T. Induction of p14ARF by E2F1 contributes to 8-chloro-腺苷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lung cancer H1299 cells.Chemotherapy2009; 55: 335–343

5. Zhang H-J, Li W-J, Yang S-Y, Li S-Y, Ni J-H, Jia H-T. 8-Chloro-adenosine-induced E2F1 promotesp14ARFgene activation in H1299 cells through displacing Sp1 from multiple overlapping E2F1/Sp1 sites.J 细胞 Biochem2009; 106: 466-472

6. Yang S-Y, Jia X-Z, Feng L-Y, Li S-Y, An G-S, Ni J-H, Jia H-T. 性抑制 of 拓扑异构酶 II by 8-chloro-腺苷 triphosphate induces 脱氧核糖核酸 double-stranded breaks in 8-chloro-adenosine-exposed human myelocytic 白血病 K562 cells.Biochem Pharmacol2009; 77:433-443

7. Jia X-Z, Yang S-Y, Zhou J, Li S-Y, Ni J-H, An G-S, Jia H-T. 性抑制 of CHK1 kinase by Gö6976 converts 8-chloro-腺苷induced G2/M arrest into S arrest in human myelocytic 白血病 K562 cells.Biochem Pharmacol2009; 77:770-780

8. Ji Z-X, Du C, Wu G-S, Li S-Y, An G-S, Yang Y-X, Ru J, Jia H-T, Ni J-H. Synergistic up-regulation of muscle LIM protein expression in C2C12 and NIH3T3 cells by myogenin and MEF2C.摩尔 Genet 基因组学2009; 281:1-10

9. Song C-L, Wang J-Y, Song Q-S, Li X, Chen Z-Q, Ma QJ, Liu Z-J, Jia H-T, Dang G-T. 辛伐他汀 induces estrogen 捕手alpha (ER-alpha) in murin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J Bone Miner Metab, 2008; 26:213-217

10. Li F, Jia H-T, Yu C-L. ACL reconstruction in a rabbit model using irradiated Achilles allograft seeded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r PDGF-B gene-transfec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7; 15:1219–1227

获得荣誉

1996: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6: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三完成人);

2002: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三完成人)。

参考资料

贾弘禔 教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