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屿岛。天妃宫坐东向西(偏南五度),依城面海,与斗美隔海相望。宫深38.9米,宽9.2米,面积 376.28 平方米。
基本介绍
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港尾镇浯屿岛的天妃宫,供奉妈祖天妃,原名叫“和安宫”,俗称“祖婆庙”,位于该岛中心地带。坐东向西(偏南五度),依城面海,与斗美隔海相望。宫深38.9米,宽9.2米,面积 376.28 平方米。共有三进四殿,第一殿陈列明清时代及近代碑记四座。第二殿为正殿,供奉着天妃神像,形态端庄慈祥。天妃两边有“顺风耳”、“千里眼”塑像。在供奉天妃的神上,悬挂着清康熙帝所赐的御匾,记载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平讨澎湖、台湾省时妈祖天妃“涌泉济师”和“助战湿袍”的事迹。第三殿供奉着天妃手执玉笏的神像,当地人称“镇殿妈”。第四殿供奉的是三宝佛像。
在天妃宫天井两侧壁上,彩绘着左青龙,右白虎的壁画,其他各殿的壁上也画着飞禽走兽,梅兰菊竹,以及“西游记”,“三国志”,“封神榜”、“四孝”,“廿八星宿”,“六天罡”等壁画。天妃宫外两侧,有井二口,系延平郡王郑成功在1661年以前驻岛所建的龙虎井。
自湄州岛建起第一座妈祖庙至今,福建省、台湾省、东南亚及美国檀香山都有妈祖庙。港尾镇浯屿天妃宫始建何时,至今尚无志可考。据宫中所存《重建天妃宫碑记》载:明万国辛丑年(1601年)抗荷英雄、浯屿把部沈有容为谢神恩,重建天妃宫。天启元年(1621年),红夷(荷兰)侵占浯屿,天妃宫被毁。康熙帝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十年(1830年)、民国时期(三十年代)和1943年、1981年又先后多次进行修建。
如今的浯屿天妃宫,经过一番修,整个布局富丽堂皇,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游览胜地。它将为我们研究天妃史迹、历代经济史、航海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等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