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樊姬墓

樊姬墓

樊姬墓,又称为樊妃冢、九里冢或谏猎墓,是春秋时期楚庄王夫人樊姬的陵墓。以下是对樊姬墓的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

樊姬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具体位置在荆州城小北门外东北约3至4公里处。这一地点因离荆州城九里路,故又有“九里冢”之称。

历史背景

樊姬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宠妃,以聪慧贤淑著称。她常劝庄王选贤用能,勤政治国。据史载,楚庄王曾好田猎,不问国事,樊姬极力劝谏,但庄王不听。于是,樊姬便不食肉,以明心志,最终感动了楚庄王,使其停田猎而勤政。因此,该墓又被称为“谏猎墓”。

墓葬现状

樊姬墓虽经两千多年,但墓葬封土仍高达14米,直径约为100米,平地隆起,犹如小山。墓周松柏肃立,郁郁葱葱,显得庄严肃穆。近年来,该墓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被列为荆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修复了墓院墙、下马碑、金水桥、神道碑坊、墓道、文物陈列室、观景台等设施,整个墓室的造型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

生平及传说

梳妆谏楚庄

楚庄王即位时,贪恋酒色,不理朝政,终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樊姬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却收效甚微,楚庄王依旧我行我素。樊姬心灰意冷,为此不再梳妆打扮,终日蓬头垢面。楚庄王察觉后觉得奇怪,便问樊姬为什么不施粉黛,不着艳装,樊姬回答说:“您整日沉迷酒色,荒废国事,楚国的前途一片黯淡,我哪里还有心思梳妆打扮呢”楚庄王听后当即表示悔改。然而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楚庄王没过多久就旧病复发。樊姬于是命人在纪南城南城垣筑起一个高台,每天晚上她登上此台,独自对着月亮和星星梳妆。楚庄王见后深感奇怪,便问樊姬为什么夜晚独自一人在野外梳妆。樊姬回答说:“大王答应我要远离声色犬马,励精图治,但大王根本不在乎对我的承诺,因此我干吗要打扮给不在乎我的人呢,还不如让星月欣赏。”楚庄王这才明白樊姬的良苦用心,终于痛改前非,专心朝政。

独出心裁登正

据说,楚庄王要从众妃中选择一位正宫夫人,限令三天内各进献一份礼物,以最能迎合庄王的需要者中选,众妃都忙于筹办礼物,独樊姬毫无准备,三天时间过去了,众妃争先献出珍贵礼物,樊姬却两手空空,庄王问樊姬:“你给我准备的礼物呢?”樊姬说:“大王,说实话吧!给您准备礼物的事,我想都没有想过。”庄王诧异,又问:“难道你不想做我的正宫夫人吗?”樊姬点头道:“我想请大王听妾一言,您说过送礼物须是目前大王最需要的。大王眼前需要什么呢?除了立一位正品夫人外,难道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楚庄王觉得她说得有理,遂立樊姬为正品夫人。

数桀纣绝绕梁

据传当时有一架名为“绕梁”的古琴惊现于世。“绕梁”的典故出于《列子》,说的是周朝韩国有一个著名的女歌手韩娥,在去齐郡的途中盘费用光,万般无奈之下,于雍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凄美动听,催人泪下,使听者无不痴迷感动。韩娥离开之后三天,人们仿佛还听到韩娥的歌声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回味。而此琴以“绕梁”为名,可见其音质之优美世所罕见。“绕梁”古琴落到楚国华元手中。为了讨好楚王,华元将此琴献给楚庄王。楚庄王得到“绕梁”以后,终日弹琴作乐,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有一次竟连续七日不曾上朝,不理朝政。樊姬见此情景十分着急,便不顾后果,直斥楚庄王过失:“大王过于沉沦音乐了!当年的夏桀沉迷于‘妹喜’之瑟,而招致丧国之恨;帝辛醉心于莺歌燕舞,而致焚身鹿台。而今大王因为喜欢琴声而七日不临朝,难道是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十分惭愧。为了彻底抗拒“绕梁”的诱惑,楚庄王忍痛命人用铁如意将琴身捶为数段。

后世评价

西楚史书:“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唐诗人周昙在《春秋战国门樊姬》:

侧影频移未退朝,喜逢贤相日从高。

当时不有樊姬问,令尹何由进叔敖。

张九龄《樊姬墓》:

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

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

唐代诗人张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参考资料

樊姬墓.旅景网.2024-09-03

樊姬墓.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03

樊姬墓.超赞地名网.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