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卫矛(学名:Euonymus nitidus)是卫矛科卫矛属的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等地,生长于海拔250米至1,2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较湿润处、山坡、路旁、林内或山顶高燥之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中华卫矛的叶革质,质地坚实,常略有光泽,倒卵形、长方椭圆形或长方阔披针形,长4-13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有长8毫米渐尖头,近全缘;叶柄较粗壮,长6-10毫米,偶有更长者。聚伞花序1-3次分枝,3-15花,花序梗及分枝均较细长,小花梗长8-10毫米;花白色或黄绿色,4数,直径5-8毫米;花瓣基部窄缩成短爪;花盘较小,4浅裂;雄蕊无花丝。蒴果三角卵圆状,4裂较浅成圆阔4棱,长8-14毫米,直径8-17毫米;果序梗长1-3厘米;小果梗长约1厘米;种子阔椭圆状,长6-8毫米,棕红色,假种皮橙黄色,全包种子,上部两侧开裂。花期3-5月,果期6-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省、福建省和江西省南部。浙江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和贵州省。日本、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
生长环境
中华卫矛生长于林内、山坡、路旁等较湿润处为多,但也有在山顶高燥之处生长。
相似物种辨别
中华卫矛的叶形和质地都与矩叶卫矛相似,在华南一带交错相接,常易混淆。但中华卫矛花稍大,花梗及分枝都较细圆,小花梗较长,果实也较大。而矩叶卫矛花小,直径4-5毫米,花梗及分枝都呈4棱形而较粗壮,小花梗极短,长仅1-2毫米,果实较小,长约8毫米,4棱明显。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