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

社会心理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教育经历

1999.09-2002.07 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1991.09-1994.07 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1987.09-1991.07 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工作经历

2006年-今 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2002-2006 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1999-2002 兼职讲师,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讲授课程: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1994-1999 讲师,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

讲授课程: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主要著作

李原(主编)(2006).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原(2006). 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健敏,李原(2005). 组织行为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原(2005). 动机中的诱因与奖励. 见郭德俊(编).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原(2005). 社交动机 见郭德俊(编).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原(1999). 学习动机. 见章志光 (编). 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健敏,李原 张孝宇(1999).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MBA案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卷(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原,孙健敏(合译)(2008). 企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原,孙健敏(合译)(2008). 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版)——管理者经典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原译(2002). 罗森菲尔德,贾卡罗龙,赖尔登著。组织中的印象管理.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健敏,李原,王丽娟等(合译)(2000). 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原,孙健敏(合译)(1999). 科特等著. 变革——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原,孙健敏(合译)(1999). 外企面试常用问题中国宇航出版社

刘昕,李原等(合译)(1998). 中层主管成功宝典(翻译沟通的艺术部分).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个人文集

·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 李原 2008-08-24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李 原 郭德俊 2007-02-22

李原(2008). 性别,工作与家庭. 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

李原(2008). 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2期;

李原,孙健敏(2006). 雇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组织责任”的认知差异. 管理世界, 2006年第11期;

李原,郭德俊(2006).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原,郭德俊(2006).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对工作相关态度的影响。中国社会心理评论,2006年第三辑;

Yuan Li Rousseauk, 糖尿病, Silla, I..(2006).Heterogeneity in transactional contracts: Results from a meta-analys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Academy of 管理学 Conference, Atlanta, American;

李原(2006). 心理契约违背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8期;

李原,郭德俊(2002). 潜信用: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转载;

李原,郭德俊(2002). 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社会心理研究,2002年第1期;

郭德俊,李原,方平(1998). 课堂动机教学模式概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李原,郭德俊,王巧莉(1995). 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年第4期;

郭德俊,李原(1994). 目标结构与学习动机。心理科学,1994年第6期;

郭德俊,李原(1994).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4年第3期;

李原(1994). 教育中的动机平等性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第1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