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相荣(1865-1919),字仁卿,清代监生,抗法名将冯子材之子。
1878年,冯相荣随父亲冯子材出关追剿李扬才,事平后,隶属萃军部下。光绪十年(1884年),冯相荣率左右卫队1营,随父从钦州市开赴南关抗法。光绪十一年(1885年)3月,法军数千人进犯关前隘,猛扑长墙。冯相荣率部扼守前沿中路拦岗栅,立其父左右,与敌搏战,最终取得镇南关大捷。战后,冯相荣论功保荐为知府,加三品衔。光绪十二年(1886年),冯相荣于钦州补知府缺,后升道员。同年七月,他随父渡琼镇压黎民起义。光绪二十年(1894年),冯相荣率常胜左军抵江南,防卫海防。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冯相荣回桂任广西太平思顺兵备道、镇南关监督及左江兵备道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冯相荣主持地方军政,接任钦廉绥靖处督办,兼辖巡防各营,办理中法对讯交涉事务。冯相荣在职期间边陲绥靖,民亦安定,但冯相荣因以权谋私,民有怨言。1919年,冯相荣病逝于东兴防次,享年54岁,归葬钦州市。
人物经历
光绪十年(1884)率左右卫队1营,随父从钦州开赴南关抗法。光绪十一年(1885)3月,法军数千之众,大举进犯关前隘,猛扑长墙。相荣率部扼守前沿中路拦岗栅,立其父左右,与敌搏战。当与法军相距不及百步,战况危急之时,萃军把总黄辅成跃出堑壕,斩法官1人,法阵大乱。这时冯子材掌握战机,手持大刀,一声喝斩,相荣率部跃出长墙,与法军战。诸军目睹冯老帅父子出阵,无不为之感奋,齐开栅门,勇猛冲出,大刀横飞,敌首瓜落。关外游勇边民,皆来助战,法军惨败,弃尸而遁。相荣率部直追溃敌,克复文渊、谅山省直至观音桥等地,取得镇南关大捷。同年中法战争结束,相荣随父入关,论功保荐为知府,加三品衔。光绪十二年(1886) 相荣于钦州市补知府缺,后升道员。七月,随父渡琼镇压黎民起义。次年,事平回钦,驻钦廉东兴市。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期间,清军失利。日军侵犯海疆,子材奉命北上防守镇江市。相荣率常胜左军抵江南,防卫海防。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子材要求北上抗击日军,不准,回籍后复出会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朝军事。相荣回桂任广西太平思顺兵备道、镇南关监督及左江兵备道等职。民国元年(1912)相荣主持地方军政,接任钦廉绥靖处督办,兼辖巡防各营,办理中法对讯交涉事务。在职期间边陲绥靖,民亦安定。但相荣因以权谋私,民有怨言。民国8年(1919)相荣病逝于东兴市防次,归葬钦州市,终年54岁。
家庭背景
冯相荣出身于一个具有浓厚军事背景的家庭。其父冯子材是晚清时期的抗法将领、民族英雄,曾参与并领导了多次重要的抗法战役,为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资料
冯相荣 .东方娱乐时报.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