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城小南关,原修德寺旧址内。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创建,现存为宋代原物。塔建在巨大的方形石砌高台上,八角六层,通高32米,实心砖塔,塔基挑出双重仰莲瓣以承托塔身。第一层正面拱形券门内供佛像,上部挑出莲瓣三重,上出平台,承托第二层塔身。

简介

曲阳县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有始建于宋代的修德寺佛塔。此塔造型奇特,第二层塔身特别高大,一反传统造塔的阁楼样式与密檐样式,周身砌小型塔110座,呈现“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华严法界胜境,建筑界称之为“六榕寺花塔”。“花塔”实质上是佛教信仰中国化在建筑上的反映,而此种形制的塔类建筑流传下来的的确非常少见。

历史

修德寺塔位于曲阳县城内北岳庙南300米处。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层,通高32米。此塔年代据塔身所嵌一方石碑载:“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斗岩等村邑众共修舍利塔一级。”可知此塔始建年代应早于北宋

1953年,在修德寺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唐朝汉白玉石雕佛教造像。修德寺纪年造像中,以隋大业年间造的最多,共48躯,其次是北齐天保年间的,共333躯。修德寺石造像的题材,经历了对释迦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度到重视阿弥陀佛和菩萨信仰的过程。修德寺塔出土造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

参考资料

修德寺塔.携程.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