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南线果兜铃

海南线果兜铃

海南线果兜铃(学名:Thottea hainanensis)是马兜铃科线果兜铃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省海南岛,生长于海拔150米至500米的密林中,目前尚未有人工栽植。其种加词“hainanensis”意为“海南省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形态特征

海南线果兜铃是一种亚灌木,高达1米;茎直立,少分枝,被污黄色短柔毛,节常膨大,节间长2-5厘米。叶纸质或薄革质,倒卵形或长圆形,稀卵形或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8-12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近圆形,边全缘,两面干后均榄绿色,无毛或初时在叶下面脉上有疏柔毛;侧脉每边8-12条,近边缘彼此弯拱连接,网脉极明显,在叶下面凸起;叶柄长达1厘米,被短柔毛。总状花序,常再排成聚伞状或伞房状花序,腋生,长3-5厘米;花多数,排列密集;花序梗短,被粗毛;苞片纸质,披针形,长4-9毫米,宽1.5-2.5毫米,外面被紧贴粗毛,内面无毛;花紫红色,钟状,长和宽均约1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具纵脉纹,颈部环不明显;檐部3-4裂;裂片三角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顶端短尖;雄蕊常8-9枚,排成1轮,花药近长圆形;合蕊柱粗短,顶端6-8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放射状排列,长1.5-3毫米。蒴果长角果状,有4棱,长约5厘米,直径约5毫米,上部狭渐尖,被短柔毛;种子长圆状卵球形,具钝黑三棱,长约3.5毫米,直径2-2.5毫米,表面有突起的小瘤体。花期8-12月,果期1-3月。

分布范围

海南线果兜铃主要产于广东崖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等地以及海南岛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植物通 海南线果兜铃.www.plant.ac.cn.2010-07-24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db.kib.ac.cn.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