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松叶蕨

松叶蕨

松叶蕨(学名:Psilotum nudum)是蕨类植物门松叶蕨科松叶蕨属下的一种古老植物,属于我国重点保护植物。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24.2g/kg全草水煎剂后出现活动减少、肢体伸展、腹部贴地、嗜睡、五软,最后死亡。松叶蕨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等地也有分布。该植物多附生于阴湿林下的树干上或棕榈科植物的树干上。松叶蕨科是目前所知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孢子体分匍匐的根状和直立的气生枝,无根,仅在根状茎上生毛状假根,这和其它维管植物不同。气生枝二叉分,具原生中柱,很多古代的种类无叶,现在生存的种类具小型叶,但无叶脉或仅有单一叶脉。孢子囊大都生在枝端,孢子圆形,这些都是比较原始的性状。

植物学史

《浙江植物志》记载:松叶蕨是松叶蕨科松叶蕨属的植物,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共2种,我国1种,浙江1种,产仙居县缙云县永嘉县乐清市文成县泰顺县。生长于岩石缝隙或附生于树干上,海拔300米以上。我国其他地方分布在江苏省、安徽、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根据《浙江植物志》的记载,松叶蕨主要分布在浙江的南部和我国的南方,宁波市没有分布。

而《中国的珍稀植物》名录中,松叶蕨是蕨类植物门中排名第一位的珍稀濒危植物。该书记载:“松叶蕨产秦岭南坡以南广大地区,泛热带其他地区。为古代孑遗(活化石之意)植物,被认为是现有最古老的蕨类植物。”

“松叶蕨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已经存在,为现存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维管植物之一,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松叶蕨单属一科,它的发现,相当于宁波植物资源目录中又增加了一个独特的科。”

形态特征

小型蕨类,附生树干上或岩缝中。根状茎横行,圆柱形,褐色,仅具假根,二叉分枝。高15-51厘米。竹秆直立,无毛或鳞片,绿色,下部不分枝,上部多回二叉分枝;枝三棱形,绿色,密生白色气孔。叶为小型叶,散生,二型;不育叶鳞片状三角形,无脉,长2-3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尖,草质;孢子叶二叉形,长2-3毫米,宽约2.5毫米。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腋或叶尖,球形,2瓣纵裂,常3个融合为三角形的聚囊,直径约4毫米,黄褐色。孢子肾形,极面观矩圆形,赤道面观肾形。

生长环境

松叶蕨附生于树干或长在石缝中。性喜温暖、潮湿及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1-27℃,冬季室温为1-15℃。要求高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尤其幼苗期更加重要。适栽于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分布概况

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韩国等地。在中国分布于西南至东南,主要包括浙江省仙居县缙云县永嘉县乐清市文成县泰顺县宁波市)、江苏省、安徽、重庆市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海南省湖南省陕西省、四川、云南省

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松叶蕨一般以孢子繁殖为主。要大量繁殖,可通过孢子播种。

分株繁殖:松叶蕨生长比较缓慢,在盆栽条件下,生长好的约需3年才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注意要将其基部的根状茎剪断后再用手拉,使其分开。分株法全年可进行,以5-6月为好,分株后保持盆土湿润。

栽培技术

盆栽基质:应栽于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用泥炭土3份、沙1份配合成培养土,也可用食蕨、树皮块和苔藓植物等物作栽培基质;也可以栽植在温室内假山的岩石上,栽植时在岩石的表面先垫一层苔藓或腐殖土,也可将松叶蕨栽种在普通的陶盆中。每隔2-3年需换一次盆,换盆时间2-8月皆可,注意不要伤根。

肥料:一般半月左右施一次稀释的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洒施,最多每周一次。冬季不施肥。

浇水:松叶蕨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弱,在栽培中注意盆栽基质不可过于潮湿,同时应使透气良好。保持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

光照:喜半阴,夏季忌阳光直射。要求60%左右的遮阳,冬季在温室或室内向阳处可不遮阳。

温度:喜温暖,冬季应放在室内越冬,夜间温度应在8℃以上,白天温度宜在20%左右,短时间5℃左右的低温不会受冻害。

其他管理:发现有枯枝、黄叶随时剪除,以保持整株枝、叶清新、美观,有利于新枝萌发。

栽培管理

松叶蕨栽培时可用浅盆,加入排水良好的基质,一般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按2:1:1配制,也可用苔藓植物食蕨和树皮块等物栽植于多孔花盒或木筏上。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注意不要伤根。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

松叶蕨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需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门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使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过量氮易使植株徒长并降低抗性。磷对蕨类植物的根系生长很重要,缺少会使植株矮小症,叶子深绿,根系不发达,可对叶面喷磷酸氢二钾过磷酸钙等补充磷。钾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形成,缺乏则老叶出斑点,并逐渐枯黄。另外,缺钙会抑制植株生长,使叶片扭曲,从叶尖开始逐渐死亡。夏季生长旺盛期每天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尤其夜间要注意。发现有枯枝黄叶应随时剪除,以保持整株枝叶清新美观,并有利于新枝的萌发。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松叶蕨是孑遗物种,也是松叶蕨亚门在中国唯一的分布种,对研究植物系统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待于在种质资源保护、遗传机理、群落结构、生境特征等方面深入研究。

观赏价值:植株结构原始、独特,形态柔美,耐荫性较强,具有观赏价值。可用于室内盆栽观赏,若配以山石更为雅致。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味辛,性温。祛风除湿,活血止血i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风疹、经闭、吐血、跌打损伤。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极危(CR)。

濒危原因:过度采挖,生境破坏。

保护措施:建立野生植物保护区。

参考资料

松叶蕨 Psilotum nudum.植物智.2024-07-31

松叶蕨 Psilotum nudum .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7-31

松叶蕨 Psilotum nudum.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