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无择(1011年-1084年),字择之,北宋政治人物,上蔡县(今上蔡县)人。生于赵恒景德三年,卒于赵顼元丰七年,享年74岁。祖无择曾历任南康军知军、海州知州,淮南市、广东省提点刑狱公事,后入直集贤院任职。庆历年间,出任宜春市知州,后转为同修起居注、知制,再加授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等职务。此后,担任郑州市、杭州市知府。
赵顼即位后,王安石与祖无择同任知制诰,两人因故发生嫌隙,祖无择与王安石交恶。熙宁变法后,《宋史》记载王安石为了排除异己,暗示监司罪责祖无择。明州(今浙江宁波)知州苗贪污事发,御史王子韶出使视察两浙路,案件牵连到祖无择。王子韶请求将祖无择从开封府押解到远离首都的秀州(今嘉兴市)狱中。经审查,祖无择并没有贪污受贿,只是有违礼制,最后被贬为忠正军节度副使。
不久之后,祖无择恢复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等职,主管西京御史台,又移改任信阳知军,最后在任上去世。
个人经历
少从孙明复学经术,又从穆修为文章。为人好义,笃于师友。亦工诗。登进士高第,历迁入集贤院。熙宁初,(公元一o六八年)知通进银台使。为王安石所恶,讽求其罪,忠正军节度副使。后知信阳军,卒。无择著有龙学文集十六卷,《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传于世。
祖无择进士及第后,历知南康军、海州,提点淮南广东刑狱、广南转运使、入直集贤院,时封孔子后代为文宣公,祖无择言道:“前代所封叫做曾子、奉圣、崇圣、恭圣、褒圣,唐开元年间(713~741),尊孔子为孔子,又以祖上谥号加封后代,不符合礼制。”于是让近臣商议,改为衍圣公。
祖无择出京任宜春市知府时,看到虽自赵祯庆历年间已下诏天下立学校,但10年过去了,并没有落实办学之事。他到任之后,首先建立学府,广招师生,掀起了该郡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后回京修皇上起居注、知制诰,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学士,知郑、杭二州。
赵顼即位,祖无择任职通进银台司。当初,王安石与祖无择共同知制诰,银台司官员作诰命,允许收润笔钱物。一次,一家给润笔费,王安石不要,又推辞不过,就放到办公室的梁上。而祖无择却收下属于他的那份润笔费作为公费开支,王安石听说这事非常不高兴。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任丞相后,就让监司治祖无择的罪。恰此时,明州知州苗振因贪污事发,御史王子韶使两浙官吏汇报其案情,牵连到祖无择。王子韶为巴结王安石,就派内侍把祖无择捕捉到偏远的优州狱中。苏颂进言说:“无择是协从不当与犯人同狱对质。”御史张戬也营救无择,王子韶均不听。审查结果,无择没有贪污行为,只是贷官钱接济部下,及乘船越过限制而已。于是贬其为忠正军节度副使。不久,祖无择又被恢复了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等职,主管西京御史台,又移知信阳军,卒于任上。
主要成就
祖无择为人义气,对师友诚实。年少时随孙明复学经术,又从穆修学作文章。二人死后,祖无择想方设法收集其遗文,汇编成册,自己出资刊印,使之传于世。他不但为官勤政爱民,诗文也颇有名气。他在五言律诗《九日登城上亭呈都督水部》中写道:“何处称登临,高城接远岑。酒杯深映玉,菊叶细浮金。美景年年定,衰容日日侵。感时无限思,偏动洛生吟。”诗歌清新明快,情深景真,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他倾毕生精力所著的《龙学文集》也深得世人厚爱。清修《上蔡县志·艺文志》曰:“史称其为人笃师友,工诗文。”
参考资料
祖无择-上蔡县宋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