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由任见所著,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与可读性的历史小说。

1图书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曹操 /任见著. —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6.7

ISBN 978-7-215-5559-0423-6

I .①曹… II. ①任… III. ①长篇历史小说-中

国-当代 IV. ①1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50759号

2版本信息

曹操

任见著

出版发行 河南文艺出版社

经销单位 新华书店

纸张规格 70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 18.75

字 数 360.000

版 次 2016年7月第1版

印 次 2016年7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16开

页 码 300

定 价 32.00

3内容介绍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并受追谥为“魏武帝”的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整顿吏治、改良风俗诸方面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

任见先生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和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和可读性的历史小说。

4著者介绍

任见,曾用后山等笔名,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硕士,有《帝都传奇》10卷、《牡丹传奇》10卷、《三代演义》上下卷、《隋唐烟雨》上下卷、《丝路奇缘》上下卷、《刘禹锡传》、《白居易传》、《司马混战》、《拓跋回旋》、《新梦》、《洛阳往事》、《华夏姓氏源流考记》上下卷等著作逾3000万字。

作家任见

5本书目录

任见《曹操传》目录

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

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第七章 四世三公的臭婆娘裹脚……………………

第八章 举重若轻的奇袭……………………

第九章 倾国倾城的佳人……………………

第十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十一章 易水河畔潇潇风…………………

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四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五章 铜雀台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挚友的美丽女儿…………………

第十七章 对儿子们也不想有所偏爱…………………

第十八章 文武合璧成雄杰…………………

本书章节索引 ……………………………

6本书索引

第一章执法英名初闻……………………

第二章 汉宫末世惨变……………………

第三章勇士孤胆赴险……………………

第四章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挟天子规不臣……………………

第六章蓄人才定东南……………………

第七章 四世三公作祟……………………

第八章官渡预定天下……………………

第九章倾国倾城甄洛……………………

第十章文心文采三曹……………………

第十一章老骥志存千里…………………

第十二章整齐吏治风俗…………………

第十三章乌鹊月夜南飞…………………

第十四章平定三辅西域…………………

第十五章铜雀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胡笳意重情长…………………

第十七章以德才定后嗣…………………

第十八章 偕文武成雄杰…………………

7本书节选

本书节选(1)

刘志刘志,在最高岗位上工作十几年了,心情没有畅快过。受压抑。

为什么?大将军梁冀太恶了,把持朝政,翻云覆雨,他爹是公忠体国的老一辈革命家,都被他骗得一愣一愣的。

先帝刘保刘保驾崩后,梁冀立了个小皇帝刘炳,汉冲帝。刘炳太年轻了,两岁半。两岁半好,外戚扶立,越小越好,便于控制。

刘炳他妈是虞贵人,没有背景,没有势力,因此,受益的是梁太后及其娘家梁氏家族。

阴险狡诈、凶暴残忍的梁冀,手握重权,虞贵人能保其性命就算烧高香了,想从小皇帝刘炳的身上分得半点利润,门儿都没有。

梁冀说:“还当什么贵人,她就省省吧!”

虞贵人的封号就省略了,虞家自然也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梁冀的专横跋扈很明白:虞贵人及其家族,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小皇帝归我掌握。太后仍然是自己的妹妹,往后,天下就瞧好儿吧。

谁知道,小皇帝刘炳心中有数,他不让拥立了自己的梁冀阴谋得逞,不足三岁就毅然决然地死了。

刘炳一死,梁冀气得咬牙切齿,太他妈不合作了。

婴儿做皇帝,对专权者来说最是有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婴儿皇帝死掉了,若换个皇帝是成年人,我梁冀的日子就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朝臣们成心作对梁冀。太尉李固带头,提出拥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

是的,刘蒜,抱歉,名字有点蔬菜化。

政治这摊子事情,是血肉的博弈,一头蔬菜你想想那状态就担心啊。

李固虽说贵族出身,然而毫无纨绔弟子的习气。他自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雅好读书,常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寻访名师,研究学问,结交四方有志之士,很多人慕名而向他求学,他不急于功名,当时地方官五次推举他做孝廉,他都没有答应和接受。

刘保在位时,一度政局不稳,加上天灾,人心就更不安了。

朝廷下诏要求人们指出时政弊端,提出良策。在大家推动下,李固出来“对策” 。一开头他就疾愤地说:“古时候当官靠品德,而今当官凭财力。”

李固毫不避讳地指出,梁氏不应该垄断朝廷权力,总结历史经验道:“自古以来,后妃家族之所以很少保持长久,主要是因为他们爵位高,权柄重,而又不知克制退让,终于不得不颠仆毁败。不要讲远,在此之前,外戚阎氏专权受祸,就是一例。”

李固还将矛头指向宦官,建议罢减宦官,夺其重权:“设常侍二人,魏猛五人,使内朝与外朝同出一门,合为一家,如此即太平可致了。”

刘保看了李固的奏议后,提拔李固做了议郎。

但,汉顺帝对外戚梁家的权力扶持并未减弱,梁冀就是那时候升为河南郡的。

李固愤而欲辞去官职。这时梁冀他爹梁商支持敢于谏言的李固,建议皇上提拔他为从事中郎。李固毕竟是李固,并没有因为外戚梁商帮他升了官,放弃反对外戚专权的斗争。

梁商死后,梁冀继承父职为大将军,借故调李固去做泰山太守

李固治理地方也是把好手,政绩突出,声望很高,多位大臣要求他回朝执事。

梁冀出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将李固调回朝廷,官任太尉。自此,李固与梁冀在朝廷内的斗争就更激烈了。

李固带头赞成立清河王刘蒜为帝,不是说刘蒜“味道辣” ,而是说刘蒜“年长有德” 。

梁冀当然坚决反对,他怒喝道:“年长,年什么长!有德,有什么德!一头蒜而已。我看刘就可以。”

刘瓒是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年仅八岁,正在其祖父刘宠家中跑着玩儿呢。梁冀和梁太后强势,不听李固们的,决定了立这个儿童为帝,就遣派使者持节把刘瓒迎入洛阳南宫,即位。

刘缵东汉宗庙的祀台上被尊为“质帝” ,这个孩子的内心质地确实非同一般。

梁冀拥立刘,完全是为了自己专权,他自然不会把这个八岁小儿放在眼里。

梁冀在朝中专横无道,为所欲为,谁也不敢吱声儿,只有李固等少数老臣还敢与之争辩,也往往以失败告终。

汉质帝刘缵每天专注观察,发现了朝廷的症结所在,但又毕竟是个孩子,心里有想法防不住就倒出来了。

一日,在朝堂上,刘缵看到大将军那副横行无忌的傲慢相,实在耐不住了,目示梁冀对群臣说:“此跋扈将军也。”

尽管刘瓒的声音很小,但还是传到梁冀耳中。

梁冀吃了一惊。这个八岁的小混账也太他妈早熟了,竟然有他自己的主意,哪儿能当好一个傀儡啊!

梁冀决定除掉刘缵,他预备了毒药,吩咐手下心腹伺机投放。

东汉这个时期,小米仍然是百姓的主食,但已经有小麦种植。收获了小麦,要吃它不再用臼捣着脱皮了,西汉出现的石磨,到了东汉也能磨出细粉了,显贵人家开始食用小麦粉做的白饼了。

洛阳市人刚刚学会做小麦面食,全是死面一团或者一片。因为是死面,所以叫做“饼” ,煮熟了吃,叫“汤饼” ,焖熟了吃,叫“蒸饼” 。

刘缵喜欢吃饼,梁冀就让凶手把老鼠药下在饼里。

刘缵吃了面饼,肚子里火烧火燎,极是难受。小皇帝知道李固是忠臣,就派人快快召李固来。

李固连忙进殿,此时刘缵已经快不行了,李固赶紧问:“陛下得了什么病?这是怎么回事儿?”

刘缵强力支持着说了句:“吃了饼,肚子痛,如果有水喝,应该还能活。”

小小的汉质帝专门召来李固,向他要水,说明这个早慧儿童已经猜出是身边人下毒了,如果让身边的人救自己肯定不行,李固是忠臣,或许肯救自己一命吧?

梁冀当时就站在旁边,听小皇帝说“如果有水喝,应该还能活” ,怕小皇帝真的喝了水能得救,就插话说:“肚子疼了还能喝水?那不越喝越疼吗?不要喝了。”

身边的人听了,当然就没有人敢找水给刘缵了。李固匆忙进宫,当然没有带水,在出现争议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权力决定在宫里找水给小皇帝喝,只有眼看着汉质帝活活痛死了。

后汉书》记载这日的情况曰“质弑以聪” ,质帝太聪明了,才招得梁冀杀害了他。

本书节选(2)

文昭甄皇后不由俯身在床榻上痛哭起来,哭着说:“孔璋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我却不能救你,我无能,我无能啊……”

哭了一阵,她爬了起来,心想我还得设法救陈琳,不能老在这里哭啊。

可是救他,能有什么办法?

想来想去,甄洛还是只能等曹丕回来,再求他去公公那里为陈琳说情。

曹丕去了不久就回转来,甄洛急切地向他询问陈琳的吉凶祸福。

曹丕说:“父亲没有说话。”

甄洛央求曹丕,无论如何要再设法相救陈琳。

曹丕叹息了一声,说天已晚了,对陈琳的处置也许要放在明日,他去同阮瑀徐干等文士再商议一下也好,说不定大家能想出救助陈琳的计策也未可知。

晚餐之后,曹丕去了,天也黑了,文昭甄皇后忽然生出一个莽撞而大胆的念头:自己去面见公公,帮助陈琳化险为夷。

曹操暂时住在袁府后院。

晚上的首长驻地,灯影幢幢,卫士如林。

甄洛终于悄悄地来到了曹操的窗下。

屋内烛火放光,映照出曹操的身影。是在处理军机文件,还是在读书?她不敢贸然打扰,就停住了脚步。

她听曹丕说过父亲有夜读的习惯,无论战事多忙,行军多累,从不间断。三十年来的戎马生涯中,他手不舍卷,登高必赋,远望必诗,出言豪放不羁,为语慷慨壮烈。

过了一回儿,文昭甄皇后断定曹操是在抽闲读书,就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曹操听到了动静,侧头一看,见是甄洛走了进来,顿时惊喜异常地站起了身,说:“哦,你来了。”

甄洛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想好,以什么借口,用什么理由,替陈琳说话,为陈琳开脱。来在曹操面前,脑袋里忽然变成了一片空白,蓦然间满面发热,额上生出微微细汗。

曹操问:“你一个人来了,子桓呢?”

甄洛强自镇定着,回答道:“他同几位文友会聚,晚餐后就去了。”

曹操却也不再多问,让她坐了,找话说:“我方才在处理文件,又看到了陈琳骂我的文章。邺下,有人才呀。”

文昭甄皇后怯怯地说:“孩儿也读过陈琳的诗文。陈琳确是文采灿烂,妙笔生花,读他的文章,如脍炙,余香不尽。”

曹操说:“你也有这样的见地?不愧是我曹家的媳妇。陈琳作得这么好的诗文,本该是明辨之士,不应误入歧途,助纣为虐。他该知道袁绍昏庸,败所必然。”

甄洛的心像小兔子,咚咚咚地猛跳起来,想听曹操继续说下去,听出点眉目来,曹操却不说了。

停了片刻,甄洛只好试试探探地问道:“似乎听子桓说起,部下已经缚住了陈琳?”

曹操说:“是的,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建议杀掉他,我不想那么做。

“有人说,作下长篇文章,无理辱骂,言语污秽,不堪入目,如今不杀,更待何时?

“我说不要怕骂,尤其不要怕查无其实的空骂。真正强大的人是骂不倒的。陈琳代表袁绍骂我,我不是反而更为强大了吗?

“有人说我唯才是举,爱才若渴,固是大德,然而,才情愈高者,也便为祸愈烈,譬如刀剑越快,也越能伤人,以此看来,还是将陈琳斩首为好。

“我说陈琳既然肯于归顺,我们还是应予接纳,快刀不用,授柄他人,乃是下策。”

文昭甄皇后听到此处,心里豁然高兴,但她还是掩饰了,顺水推舟地说:“公公赦他无罪,必得天下文士之心。”

57

却说甄洛莽里莽撞地面见曹操,虽然没有暴露为陈琳说项的企图,但丝毫没有准备退路的她到他面前之后,知道说项有效了,却又胆战心惊,怕他忽然问她一些让她答不上来的话。

曹操始终没问可能使她窘迫的话。

说完陈琳的事情,曹操又扯起生活的话题,很快使她平静与轻松下来。

曹操问她的家世,问她以前习诗学文的情形,问她现在的生活里有没有什么委屈,像一位慈爱的父亲,而又不仅仅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曹操聊着天,在房间里踱步,不意间走到了她的身侧,很自然地抚着她的肩背,说知道她的棋艺,什么时候得闲了要同她围棋,夸赞她是好孩子,自小以来流离颠沛,生活坎坷,却懂得自立、上进,诗书琴棋,样样使人高兴。

她没有领受过父爱,默默地听着,心尖儿突突乱颤。

还有,曹操的豪迈、苍劲,加仁慈、和蔼,又是这样地令人崇拜,她忍不住就要扭过身来,扑进他宽厚的胸怀。

当然,文昭甄皇后这天晚上没有胡乱冲动,道过“晚安”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曹操。

次日,陈琳就被曹操封为军师祭酒,与阮同管军谋记室,掌管机要文书,算是重用了。

斯时,正值战乱频繁的年月,全社会追尚武功,忽略文事。曹操重视陈琳之举,大开了招贤纳才之门,四海文士,无不企踵延颈,遥望邺下。不长时间,邺下一城之微,竟荟萃百名文士,可谓人才济济,大观洋洋。

令人惊喜的是,甄洛的义兄刘桢也出现在邺城。

哥,他也回来了!

参考资料

曹操.中国图书网.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