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鹧鸪(学名:Perdix chukar )属于鸡形目鹧鸪属,亚洲、欧洲及非洲都有广泛分布。其体型中等,喉白,下脸部的黑色条纹过眼部和下喉部,与亮红色嘴及肉色眼圈形成对照。上体粉灰,胸皮黄带日落黄,两胁具黑色、栗色横斑及白色条纹。红腿鸪肉质也十分鲜美,可谓山珍,所以又被大面积养殖。红腿鹧鸪,又称红腿石鸡或法国鹧鸪,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猎鸟,体长约35-38cm,体形像鸡但比鸡小。分布于亚欧大陆及北非。
形态特征
红腿鹧鸪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猎鸟,体长约35-38cm,体形像鸡但比鸡小。头顶黑色,有褐色和黄色斑,杂有卵圆形状白斑;腿、嘴和眼睛周围呈现栗色,脚趾短;背部褐色,雌雄相似。诸亚种存在细微差异,以荒漠中的为最淡。
生活习性
红腿鹧鸪体形像鸡但比鸡小,头顶黑色,有褐色和黄色斑,全身黑色,杂有卵圆形状白斑。脚红褐色,趾短,喜温暖、干燥的生活环境,如耕地,荒地和丘陵等;喜群居,易受惊。红腿鹧鸪强健善走,不善久飞,性机警,有好斗性,生命力强,白天觅食,是一种杂食性鸟类,主食粮食、种子、花卉、叶等。
生长繁殖
红腿鹧鸪具有产蛋快、多的优势。每年4月下旬-5月产蛋,一次产10-15枚。蛋棕黄色,有棕灰色斑点,需要孵化14天。
亚种分化
共有3个亚种。
1、rufa (Linnaeus, 1758):分布于法国,意大利西北,厄尔巴岛和科西嘉岛。
2、hispanica (Seoane, 1894):分布于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和西部。
3、intercedens (A. E. Brehm, 1857):伊比利亚半岛和巴利阿里东部和南部。
地理分布
分布于亚欧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新疆、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一直到东北地区西南部等北部广大地区。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半岛、中亚、蒙古、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伊朗、克什米尔和印度。
(图片地址:图1、图2、图3、图4)
生产性能
红腿鹧鸪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生产性能好、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强的优势。成年红腿鹧鸪体重在1~1.4斤,料肉比2.3~2.5:1,6~7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00~150枚,种蛋孵化期24天。红腿鹧鸪喜温怕湿,育雏期对温度要求较高,保温期稍长,喜欢安静的环境。
营养特性
红腿鹧鸪肉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品。红腿鹧鸪骨细肉厚,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据测定,红腿鹧鸪肉蛋白质含量为30.1%,比珠鸡、鹌鹑均高6.8%,比肉鸡高10.6%。脂肪含量为3.6%;比珍珠鸡低4.1%,比肉鸡低4.2%。并含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64%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