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豆炖肉是一款美味菜谱,主要原料有鸡血藤、瘦猪肉等。

配方

鸡血藤10克,瘦猪肉150克。

制法

以上二味加水适量,共炖至肉烂,调味。

用法

食肉饮汤,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鸡血藤

【异名】香花鸡血藤(《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等的藤茎。

【植物形态】①密花豆,又名:三叶鸡血藤。

攀援灌木。茎无毛。小叶3,阔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7~1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沿脉疏被短硬毛,脉腋间有毛。花多数,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花长约10毫米;萼筒状,两面被白色短硬毛,萼齿5,三角形,上面2齿近合生;花冠蝶形,白色;花药2型,5个大,5个稍小;子房密被白色短硬毛。荚果刀状,长8~10.5厘米,宽2.5~3厘米,被绒毛,有网脉,沿腹缝线增厚,仅顶部有一个种子。

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分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

白花油麻藤

藤本。叶为羽状复叶。窄小叶3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两面均无毛或疏被毛。侧生小叶较小,基部斜形;叶柄无毛,小叶柄有疏长硬毛;托叶卵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0~38厘米;具花20~30朵;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有稀疏褐色长硬毛;花冠蝶形。灰白色,长7.5~8.5厘米,旗瓣卵状广椭圆形,长约为龙骨瓣的1/2;雄蕊为9+1的两组,花药2型;子房密生锈色短柔毛,花柱丝状。荚果木质,长矩形,长22~40厘米,宽约3厘米左右,外被棕色短柔毛,两侧有狭翅,种子间有紧缩;种子10余枚,肾形,黑色。花、果期4~9月。

分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③香花岩豆藤,又名:山鸡血藤、贯肠血藤、苦藤、猪婆藤、大活血、过山龙、野奶豆。

攀援灌木。幼枝和花序被金黄色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楔形,下面疏生短毛或无毛;小托叶锥形。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厘米。萼钟形,密生锈色毛;花蝶形,紫色,长1.2~2厘米;旗瓣椭圆形,基部有短爪,外面白色,密被锈色丝状毛;雄蕊成9+1的两组;雌蕊的子房密被长绒毛。荚果条形,长7~12厘米,宽约2厘米,近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种子扁长圆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等地。

本植物的根(岩豆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④亮叶岩豆藤,又名:血节藤、血藤、血筋藤。

攀援灌木。形态与上种相似,幼枝有平贴丝状细毛,后变光滑。小叶披针形或卵形,长5~8厘米,两面光亮。圆锥花序顶生,长6~10厘米;花长约2厘米;萼钟状,密生绢毛;花冠紫色,旗瓣外面白色,有绢毛,基部有2个胼体状附属物。荚果条状矩圆形,长10~14厘米,有绒毛;种子4~5粒.

生溪边、山谷疏林下。分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采集】全年可采,或9~10月采收,截成长约40厘米的段,晒干。

【药材】①密花豆的藤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直径2~7厘米。表面灰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红褐色,有明显的纵沟及小形点状皮孔。横切面可见小形的髓,偏向一侧,木质部淡红色,导管呈孔洞状不规则排列,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二者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质坚实,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气微,味涩。

产于广西。

白花袖麻藤的干燥藤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约40厘米,长径约4.5厘米,短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栓皮剥落处现红棕色,有明显纵沟及横向皮孔,节处微突起,有时具分枝痕。横切面中央有偏心性的小髓(中心性者极罕见),木质部淡红褐色,韧皮部呈赤褐色至棕黑色的圆环,韧皮部外方为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的同心半圆环。新鲜时亦褐色的环状部位有鲜红色液汁流出,形如鸡血。液汁干后凝成亮黑色胶丝状斑点。质坚,折断时片裂状。气微,味涩。以条匀、切面有赤褐色层圃、并有渗出物者为佳。

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③香花岩豆藤的干燥藤茎,又名:丰城鸡血藤。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有纵纹。横断面皮部占半径的1/4,密布红棕色胶状斑点,向外渐疏,木质部黄色,导管呈细孔状。质坚实。气微、味微苦涩。以外皮灰褐、内色淡黄、五层圈者为佳。

江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川省等地。

④亮叶岩豆藤的干燥藤茎与上种相似。

产广西。

密花豆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下列几种:

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产于河南省、福建、广东省,使用地区较广。参见"大血藤"条。

豆科常绿油麻藤的藤茎。其药材呈圆柱形,直径3~15厘米。表面灰褐色,粗糙,具有纵向的陷沟、横环纹和疣状凸起的皮孔,尚可见瘤状凸起的侧枝痕迹。横切面皮部薄,韧皮部具树脂状分泌物呈棕褐色,本质部灰黄色,导管呈孔洞状,多放射性整齐排列。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层同心性环,髓部细小,射线致密呈放射状。质坚体重,难折断,折断面呈纤维性。气微弱,味涩而微甜。产福建省。参见"牛马藤"条。

③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藤茎,产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地。参见"昆明鸡血藤"条。

【化学成分】香花岩豆藤含密花豆醇。

【炮制】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猪肉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

【动物形态】猪(《尔雅》),又名:豕(《诗经》),(《庄和),豚(《周礼》),(《尔雅》)。

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猪为主要的家畜之一,性温驯,体强健,适应力强。食性很杂,除饲以豆腐粕、酒粕、麦麸及厨房残羹外,亦食草及虫类。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

本动物的皮肤(猪肤)、毛(猪毛)、骨(猪骨)、血(猪血)、骨髓及脊髓(猪髓)、脑(猪脑)、甲状腺体(猪靥)、蹄(猪蹄)、蹄甲(猪蹄甲)、睾丸(豚卵)、心(猪心)、肝(猪肝)、脾(猪脾)、肺(猪肺)、肾(猪肾)、胆(猪胆)、胃(猪肚)、胰(猪胰)、肠(猪肠)、膀胱(猪)、脂肪(猪脂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瘦肉和肥肉约分别含水分53%、6%,蛋白质16.7%、2.2%,脂肪28.8%、90.8%,碳水化物1.1%、0.8%,灰分0.9%、0.1%,钙11毫克%、1毫克%,磷177毫克%、26毫克%,铁2.4毫克%、0.4毫克%。

【性味】甘咸,平。

①《名医别录》:"猪肉,味酸,冷。"

②《千金食治》:"头肉,平,无毒。"

③《本草备要》:"咸,寒。"

④《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