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街道办事处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城区,位于荔波县境中部偏北,东连水尧水族乡,西与水利水族乡接壤,南接朝阳镇和永康水族乡,北邻三都周覃、九阡两镇,樟江河自北向南贯穿全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历史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
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
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
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
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
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
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玉屏镇为县城。
2013年6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荔波县玉屏镇建制设置玉屏街道办事处的批复。
2014年4月25日,贵州 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荔波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将原水利水族乡和水尧水族乡所辖区域划入玉屏街道行政范围。
地理环境
全街道办事处水域约23万立方米(其中:山塘约为3万立方米),稻田有效灌溉面积6923.88亩,从北部至南部水系十分发达,樟江河流经水甫、水春、时来、罗家寨、板望、坡平、和平、菜园、建设、繁荣、板吉、拉鱼、福利等13个行政村区域。
行政区划
玉屏街道办事处下辖:城东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城北居委会、建设村、和平村、繁荣村、菜园村、板吉村、时来村、罗家寨、板旺村、拉鱼村、福利村、拉村、坡平村、石灰坳村、尧排村、水甫村、水春村、水利村、水岩村、水龙村、水丙村、洞托村、水丰村、水利村、尧棒村、水尧村、水扒村、水功村、水捞村、拉交村、水尧村、水瑶新村。
境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水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97万人,占总人口的80.2%,全境总面积160多平方公里。
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荔波文化走向了新的历程。全县小学、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文学创作、文化艺术、群众体育、广播电视取得了较大成绩,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城乡。建国50年来,荔波县初、高中毕业生一批批地走向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并向省内外大专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学成归来,为建设家园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荔波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许多方面,也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解放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较快,全县水电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兴建,农业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煤炭工业和交通、电讯、旅游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城镇建设具有独特风格,民族手工艺品设计精美,充分地展现了荔波县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
交通
荔波地处黔桂交界处,交通四通八达。西有独山县至荔波二级柏油路,至独山接贵新高等级公路达贵阳市,
行程仅需4.5小时。东有荔波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德胜,达柳州市的一级公路,行程约需6个小时。北有四级公路经三都水族自治县达凯里市,里程205公里。南有荔波至南丹县达南宁公路,里程410公里。小七孔景区距贵州麻尾火车站35公里。西南航空支线荔波机场建在县城东,距县城仅13公里。机场在“十五”期间建成后,可为荔波县的交通和旅游带来极大方便,也为荔波的经济快步发展提供十分优越的环境与条件。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01千米,其中当年新建和改造48.1千米。
旅游
镇辖区内有水春河、水甫石棺墓群、邓恩铭故居、永济泉、古榕、樟江田园风光带、水扒民族村寨等景区(点),观光游客络绎不绝,深受游客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