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是2017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玛莉莲·罗宾逊。

2018年5月31日,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获年度京东文学奖(国际作家作品)。

编辑推荐

巴拉克·奥巴马挚爱的美国传奇作家、美国颇具人文关怀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超然人生之书。不同寻常的过去,使我们一旦踏上“流浪”这条路,就难以想象还有别的选择。

◆首部作品即成文学经典。入选耶鲁大学公开课,《卫报》100部优秀小说,《时代》100部优秀英语小说,《纽约时报》20世纪的伟大小说。

◆经久耐读的三代女性传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说“这不是一本急着要读完的书,因为它每一个句子都让人心旷神怡。”被评为当代美国经典。

◆在美国文坛颇具重要地位作家。普利策奖海明威奖、橙子文学奖得主,巴拉克·奥巴马曾亲自颁发她国家人文奖章,是2016年《时代》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英国病人》作者翁达杰最爱的作家。小说被苏格兰导演比尔·福斯改编为同名电影。

内容介绍

指骨镇,一个位于爱达荷州的偏远乡村,这里有着罕见的潮湿天气,整个村庄的人们不断面临暴雨、河水泛滥、房屋倒塌以及饥饿、寒冷的侵袭。

露丝和露西尔是一对孤女,照顾她们的人不断来去,而她们则期待在外婆和姨母西尔维身上感受完整的母亲,但最终她们发现,有着小怪癖的西尔维只向往流浪的旅途。一天,早熟的妹妹露西尔突然惊觉自己对母亲的记忆早已因现实的侵入而腐烂,她选择回归日常,同时向往与指骨镇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地方;而内心更为丰富、内敛的露丝则和西尔维注定是流浪的人,在节节车厢中度过自己流浪的生活。

非同寻常的过去带给这对姐妹丰富但无法厘清的内心世界。挥之不去的伤感留存在她们的回忆和情感中,她们意识到:对逝者的哀恸在时间的河流中渐明渐暗,得不到慰藉。

希薇抵达那个礼拜,指骨镇有三天灿烂的晴天,另外四天下著细雨。第一天,冰柱很快地掉下来,屋檐下的碎石因而跳动,发出声响。雪在阴影下呈粒状,在阳光下就变软,漉漉地覆盖在任何东西上面。第二天,冰柱在地上摔碎,大块沈重的雪悬在屋檐下。露西儿和我用木棍把它们捅下来。第三天雪积得很厚,很有可塑性,我们做了一个类似雕像的东西。我们把一个大雪球放到另一个大雪球上,拿厨房用的汤匙来雕刻,做出一个穿长洋装,交叉著手臂的女人。

露西儿想让她面向旁边,我跪在地上削她的裙摆时,露西儿就站在厨房的板凳上塑她的脸颊、鼻子和头发。结果我把她的裙子雕得离屁股太远,她的手臂交叉在胸部很上面的地方。这不过是意外──有的雪较坚硬,有的较软,雪球有些部份还有被堆进去的黑色枯叶,我们得用乾净的雪来填补──不过她的姿势还是逐渐成形了。——《Housekeeping—管家》

作者简介

玛莉莲·罗宾逊,1947年出生于爱达荷州的Sandpoint。《Housekeeping—管家》为她的第一本小说。1981年出版。内容讲述在爱达荷州农村二个小女孩生活困扰的故事,富有诗意的文字描写著美国西北部湖、山、森林等等的图像,也反应了作者的世界。1982年《Housekeeping—管家》获得了笔会/海明威文学奖(PEN/Hemingway)和提名普利策奖。许多评论家将《Housekeeping—管家》评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在《Housekeeping—管家》出版後,她开始为Harper写杂文和时代周刊写书评。同时她为许多大学学院的客座教授包括肯特大学、阿默斯特学院和马萨诸塞大学等。另有The Welfare State and Nuclear Pollution (1989)及The 死亡 of Adam: Essays on Modern Though(1998)两本论文集。虽然鲁宾逊只出版了三本书,她仍被认为美国最佳的当代作家之一。目前专心从事创作,并有新书出版计划。

获奖记录

2018年5月31日,第二届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获年度京东文学奖(国际作家作品)。

参考资料

管家.豆瓣网.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