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黄牛木
越南黄牛木(Cratoxylum formosum subsp. formosum),又名红芽木,是金丝桃科黄牛木属的一个种,产于热带地区,如尼科巴群岛、文莱、缅甸、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该植物高度可达35米,但在木材生产中很少达到所需尺寸。在季节性热带气候下,植物会在旱季开花。它们喜欢在海拔0至600米、坡度、河流边缘和淤泥质土壤的原始和次生林中生长。
越南黄牛木的商业名称为“mampat”。该植物的叶片为椭圆形或长圆形,两面无毛,有透明腺点。花序为聚伞花序,由5至8朵花组成,生于脱落叶痕腋内,花梗和萼片外面密被柔毛。果实为椭圆形,黑褐色,每室有6至8颗种子。花期为3月至4月,果期为5月以后。
物种简介
越南黄牛木(海南省植物志)
黄牛木属 formosuna (Jack). Dyer in kook. f. Fl. grit. Ind. 1: 258. 1874: Kurt, For. Fl. grit. Burma 1: 84. 1877; Gagnep. in Lecte. Fl. Gen. Indo-Chine 1: 288. 1909: Gogelin in Blumea 15 (2): 468. 196. ——Elodes formosa Jack, Mal. Niiscell. 2: 24. 1822. ——金丝桃属 biflorum Choisy in DC. Prodr. l: S46. 1824, auct. non Lamk 1797.——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auct. non (Lour.) Bl. : 海南省植物志2: 53. 1965.
形态特征
小枝对生,略扁,多少呈四棱形,枝条圆柱形。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形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透明的腺点,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8-10条,开展,近叶缘弧状网结,小脉网结;叶柄长5-7毫米,无毛。花序为花5-8朵聚集而成的团伞花序,生于脱落叶痕腋内。花直径1.3厘米;花梗长3-5毫米。萼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形。花瓣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1-15毫米,上半部边缘有小缘毛及褐色小斑点,基部狭爪状,有鳞片,鳞片不明显,楔形,顶端截平且具小齿,长约2毫米。雄蕊束3,长约10毫米,花丝离生,与雄蕊束柄等长,每束有花药约20-30个,药隔无腺体。下位肉质腺体舌状,向上渐狭,长1-1.5毫米。子房长锥形,长约4毫米,无毛,3室;花柱3,自基部叉开,与子房近等长。果椭圆形,长l5毫米,宽达6毫米,顶端略尖,下部1/2被宿存的花萼所包被,黑褐色,无毛。种子每室6-8颗,倒卵形,长约7毫米,宽3毫米,基部狭爪状,不对称,一侧具翅。花期3-4月,果期5月以后。
分布范围
产海南省。生于灌丛中,海拔600米以下。自泰国、老挝、柬埔寨,经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