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戬
张克(?-1126年),字德祥,张耆的曾孙,进士及第之后,历任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卫尉丞、库部员外郎等职。后任隰州直隶州知州,金兵南侵时,他拒绝金兵的招降,率领军民奋力抵抗,城破之后,自杀殉国,追封康殿学士,谥号“忠确”。
人物生平
铁腕施政
张克戬出身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张耆担任过侍中,是赵恒的亲信大臣。张克戬自幼苦读经书,考中了进士,出任河间令,后升任吴县知县。
吴县是浙江省重镇,民风骁悍,喜欢争斗,当地的豪强大户依仗势力挟制官府。以往的地方官为了平稳结束任期了,都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从不不生事。张克戬到任后,一改历任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法施政,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严厉打击了奸猾之徒的嚣张气焰。朝廷巡视地方的使者把吴克戬的政绩上报朝廷,张克戬被召入京师,任命为卫尉丞。
免官再起
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再次为相,仕途一帆风顺的张克戬受到了挫折,因为张克戬的堂弟张克公是一名御史,曾经弹劾过蔡京,使张氏家族与蔡京结下仇怨。蔡京复出不久,就以一件小事为由免去了张克戬的官职。
张克戬在家赋闲一年多,才被重新起用,朝廷任命他为祥符令、开封市户曹、提拳京东常乎,张克戬不想任职。就入京辞官,反被留任为库部员外郎。
坚守汾州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大举南侵,越过黄河,包围了太原市。汾州离太原较近,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银朱孛堇纵兵四处劫掠,张克戬整顿兵马全力抗敌。
张克戬首先整顿内部。当时城中有几十名从燕地投诚过来的汉族,他们私下里勾结,结成一党,打算做金兵的内应,张克戬得知此事之后,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
清除内患之后,张克戬专心应对金兵的围困,他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并出其不意地焚毁了金兵营寨栅栏,失去屏障的金兵被迫撤走。张克戬因功被加封为直秘阁,后经李纲举荐,加封龙图阁学士、集英殿修撰。
为国捐躯
靖康之变元年(1126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这一次形势比上一次严峻地多。先是守军将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接着通判韩琥也在战斗中阵亡了。不久太原市陷落,张克戬召集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原本就预料到汾州城会陷落。但是从道义上,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与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你们可以撤走,也可以留下来坚守,何去何从,你们自己作主。”
士兵和百姓都伏地痛哭,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命令,誓死效力。”
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操练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披上甲,亲自率领将士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却最终没有到来。形势越来越严峻,金兵先是攻占了宋军一直坚守的汾州重镇平遥县,接着金兵又迫降了介休市、孝义市诸县。最后金兵攻占了汾州南面的二十个村庄,断了汾州守军的退路,并在此制作攻打汾州的攻城器具,汾州陷入重围。
金兵完成包围之后,主帅完颜娄室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把信烧掉了。拒绝了 敌人的招降之后,张克戬给朝廷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阐述了隰州直隶州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但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任何回复。
靖康之变元年(1126年)十月底,金兵增派一万多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紧迫。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主张,张克戬马上将他们捕杀并首示众。
完颜娄室招降失败之后,指挥金兵大举攻城,并率诸将在城下督战,张克戬登上城楼,大声痛骂敌军,指挥火炮射击金兵,当场击毙了金兵一名将领。
张克戬知道自己身陷重围,难逃一死,就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再次攻城,宋军无力再战,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城中,都监贾亶战死殉国,张克戬则率领众人与金兵巷战。金兵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见大势已去,就回到家中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了。
主要成就
金兵统帅完颜娄室很敬佩张克戬,将他依礼安葬,并设祭坛排列拜祭,还为他修了一座庙。
张克戬自殉国之后,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赐银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他的家乡张榜颂扬。
家族成员
《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宋史·忠义传》记载:“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按此记载,张叔夜应该是张克戬的堂叔。
但是,《宋史·张叔夜传》同时记载:“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说明张叔夜与张克公同辈,是堂兄弟。而《宋史·忠义传》也同时记载:“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说明张克戬与张克公是同辈,是堂兄弟。这样一来,张叔夜就与张克戬是同辈份的堂兄弟了。
《宋史》为元代所修,在此之前,南宋人赵彦卫所著的《云麓漫钞》在记载张叔夜事迹时有这样一句话“从弟克戬守忻州市,亦死事,赠延康殿学士,谥忠确,一门死事者二人,盛哉! ”说明南宋史料也认为张克戬与张叔夜是同辈的堂兄弟。
由于史料记载矛盾,所以张克戬与张叔夜的辈份关系无法确定,只能确定他们都是张耆的后裔。
史书记载
《宋史·忠义传》、《续通志》均有传记。
陵寝墓地
据《宋史》记载,张克戬殉国之后,金兵将他安葬在汾州张府的后园之中,今早已无踪迹。
人物评价
《云麓漫钞》:克戬守忻州,亦死事,赠延康殿学士,谥忠确,一门死事者二人,盛哉!”
参考资料
卷四-《云麓漫钞》.laikan.motie.com.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