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涉
杨涉(9世纪—10世纪),字文川,唐朝及其后继者后梁朝官员,在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和后梁得到广泛承认的两位皇帝太祖(朱温)及其子朱友贞年间为宰相。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杨涉的生年不详,同州人氏,认隋朝将领杨素为祖。祖父杨遗直,濠州录事参军,曾客居苏州市讲学,就此定居,杨涉的父亲杨严就在那里度过童年,最终在官至兵部侍郎判度支时于干符五年(878年)去世。杨严的哥哥即杨涉的伯父杨收早先在李儇年间为宰相,但最终因腐败被罢免并在流放中处决。杨严也因而遭贬,但当时已复职。杨涉至少有两个弟弟杨注和杨洞。
唐朝年间
杨涉于乾符二年(875年)中进士。李晔年间,他累迁吏部郎中、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干宁四年(897年)九月,改吏部侍郎。天祐初年(904年),转尚书左丞,权知当年贡举。同年,昭宗为大军阀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所迫将首都从长安迁到洛阳市,杨涉也随驾去洛阳。他为朱全忠实际控制皇帝和朝廷感到沮丧,却不敢离职。昭宗到洛阳后,他改任吏部尚书。
后梁年间
杨涉在后梁朝仍任宰相,开平元年(907年)五月拜为门下侍郎、平章事,直至二年(908年)四月被罢相改任右仆射。十一月,代替他的宰相之一张策致仕,他在左仆射任上再被拜为宰相,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909年)七月,奉命赴西都,准备孟秋时节祭祀太庙。九月,他再被罢相,只守本官左仆射。开平年间,他还在任兵部侍郎时权知贡举,但无所作为。干化元年(911年)十一月,以留都文官左仆射身份与留守文武等匍匐东郊迎拜出巡归来的太祖皇帝。十二月,知礼部贡举。
人物作品
《续皇王宝运录》十卷,韦昭度、杨涉撰。
人物评价
《旧五代史》:梁室大臣,如敬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当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后梁,其甚者赞成弑逆。
《新五代史》:唐之亡也,贤人君子既与之共尽,其馀在者皆庸懦不肖、倾险狯猾、趋利卖国之徒也。不然,安能蒙耻忍辱于梁庭如此哉。汉、唐之末,举其朝皆小人也,而其君子者何在哉。当汉之亡也,先以朋锢天下贤人君子,而立其朝者,皆小人也,然后汉从而亡。及唐之亡也,又先以朋党尽杀朝廷之士,而其馀存者,皆庸懦不肖倾险之人也,然后唐从而亡。
参考资料
唐朝年间.全知识.2024-09-05
杨涉.Chinese Text Project.2024-09-05
杨涉.族谱网.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