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Public Accessible 仕望集中心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或者军队、国有企业、人民团体、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街道和村集体等集体经济组织等利用财政经费或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接受财政经费补助或政府其他方式扶持、执行政府收费指导价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概念。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之后,各地陆续出台普惠园的认定和扶持办法。2017年5月17日,《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的目标。2018年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等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公办园和惠普行民办幼儿园统称为普惠园。2021年12月,《“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等提出明确要求。
普惠性幼儿园一般由民办幼儿园提出认定申请,应达到“具有办园资质”“面向大众”“办学规范”等有关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执行政府指导价,其招生标准为面向大众。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中国学前教育普及进程的推动上、人民群众“有园上、上得起园、上合格园”基本需求的满足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18年12月20日,“普惠性幼儿园”当选为2018年度民生专题十大流行语。
学校特色
“普惠性幼儿园”是一个新生概念,它至少包括三个类型的幼儿园:一是公办幼儿园;二是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一定是公益的、有质量的幼儿园,其收费将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拥有以下具体特征:一是达到市教委规定办园基本标准;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三是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
历史沿革
政策历史
普惠性民办园是普惠性政策“嫁接”在民办幼儿园上的新生事物。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概念,即“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1至2013年,各地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乡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
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要求“各地2015年底前出台认定和扶持惠普行民办园实施办法,对扶持对象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基于此,各地纷纷出台了普惠园的认定和扶持办法。其中,“收费合理”“具有办园资质”“面向大众”“办学规范”“接受财政扶持”等表述成为有关普惠园的高频词。例如,《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粤教基[2016]4号)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具有办园资质、面向大众、收费合理、办学规范、质量有保障的民办幼儿园。”《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规定:“本条例所称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是指接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扶持,按照规定标准收费并向一定区域的居民提供普遍学前教育服务的民办幼儿园。”
2017年5月17日,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的目标。2018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中占比)达到80%。”同年11月28日,教育部在山东济南召开发布会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为了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的基本属性,让绝大多数的幼儿能够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未来将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比例。
2020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学前教育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学前教育法(征求意见稿)》将公办园和惠普行民办幼儿园统称为普惠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但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规定有待商。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的“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中,关于普惠性幼儿园,制定了“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400万个以上”的目标。同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
发展历史
中国从2016年才开始统计普惠园的覆盖率,2018年达到73.1%,比2016年增长了5.8个百分点。2018年,中国共有公办园(含企事业单位办园、军队办园、街道办园和村集体办园)10万所,占37.8%,公办园在园幼儿2016.6万人,占43.3%;共有普惠性民办园8.2万所,占民办园总数的49.5%,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1386万人,占民办园在园幼儿总数的52.5%。从统计数据看,普惠园近一半是民办园,在园幼儿数更是超过了50%。
截至2020年,中国共有幼儿园29.17万所,入园儿童1791.40万人,在园幼儿4818.26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082.83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比2016年增加17.5个百分点(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2021年,中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比上年增加3117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4.47万所,比上年增加1.06万所,增长4.55%,占幼儿园总量的83.0%。同年,中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7.8%,比2016年增长20.5个百分点(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其中12个省份超过90%,有效保障了绝大数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此外,该年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共治理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416万个。2023年,普惠性幼儿园24.57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占中国幼儿园的比例为84.9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144.05万人,占中国在园幼儿的比例为89.55%,比2022年增长1.77个百分点。
认定标准
从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来看,普惠园需满足相关实体和程序条件。
实体上,民办幼儿园应达到“具有办园资质”“面向大众”“办学规范”等有关标准。具体而言,包括取得办学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手续齐全,各种证件照年检合格;具备相应的场地、器材、班额等办学条件;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规范,教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待遇合法、合理等各项要求。对此,云南省、甘肃省均构建了详细的评分体系。
程序上,普惠园资格一般由民办幼儿园提出认定申请,经教育(会同物价、发展改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审核,并经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取得,且需要定期复检。
办园条件
参考资料:(上述条件以海南省为例)
收费标准
国家规定
截至2021年,在国家层面除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收费较低”外,并未就普惠园的收费标准作更进一步规定。《学前教育法(征求意见稿)》第十八条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执行政府指导价。第五十六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标准和其他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政府指导价,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由幼儿园根据核算的生均成本合理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举办者获得收益的合理范围做出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实行价格指导和成本审核,加强对公办幼儿园和非营利性幼儿园收费的监管,遏制超成本过高收费。”
地方规定
各地方对普惠园的收费标准(保教费)基本都采取政府指导价或政府限价方式,具体模式概括如下:
对标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绝对数额上限
收费标准的具体计算方式
师资信息
教师薪资
教师月工资水平(含社保)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以上。
园长资质
教师资质
教师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教职工培训
全园教职工进修、培训具有制度保障,每人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72学时以上。
人员编制
配备专职园长和专职保教人员,每班两教一保;专(兼)职保健、安保人员、财会人员、炊事人员按规定配备。
注:以上条件以海南省相关条例为例
招生标准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普惠园是“面向大众”的民办幼儿园,各地大多引用该表述。但山东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对普惠园的招生区域及对象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如招生区域由教育部门划定,应优先在教育部门划定的服务范围内招生以及实施不歧视困难家庭子女等普惠性政策。
退出机制
扶持措施
落实优惠政策
新建、改扩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用地优惠上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原则,在分类定级、评估指导、项目申报、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幼儿园教职工在业务培训、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同等权利。
加大财政扶持
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学前教育相关奖补资金,结合各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学位数量、办园质量和扶持、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配。各地市要加大投入和统筹力度,各县(市、区)要落实学前教育主体责任,统筹安排本级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等,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质量、可持续发展。
保障教师待遇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指导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当从保教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教职工职业激励或增加待遇保障。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有关规定为教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和发放幼儿教师从教津贴,鼓励对长期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人员发放从教补助。
加强保教帮扶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帮扶力度,建立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等优质园对口帮扶机制。帮扶方一年至少两次指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质量和管理水平,定期结对开展教研和教职工跟岗活动。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常态化教科研和园本培训,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避免“小学化”倾向。
建立以提升办园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要求,结合年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和科学保教质量评价等工作,逐步开展体系化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基础、办园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各地各部门可通过向社会公布考核优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发放综合奖补、园所和教职工团队评奖评先倾斜等多种方式,激励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科学保教质量,提供普惠、安全、优质的学位资源。
管理规范
管理准则
加强质量管理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督导评估体系和年检制度,加强对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办学条件、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监管,要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过程性指导和监测,督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
加强教师管理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幼儿园要建立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为教师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供条件。各幼儿园要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零容忍,加强教师队伍待遇保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稳定性。
加强收费管理
各县(市、区)应由教育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统筹考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水平,结合幼儿园办园成本、办园质量、政府投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等,分层分类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最高标准,作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条件。
加强财务管理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取费用、开展活动的资金往来,应当使用在有关主管部门备案的账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预决算制度,公开经费收支情况。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各县(市、区)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健全资产财务监管机制,加强对奖补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社会监督
各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部门通过政府网站或其他宣传平台每年向社会公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补贴情况等,开通举报电话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并适时通过暗访、随机检查、调研、举报核查等措施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监查。
管理细则
安全管理
注:上述管理规范以海南省为例
行政管理
后勤管理
注:上述管理规范以海南省为例
教学管理
注:上述管理规范以海南省为例
家长社工
注:上述管理规范以深圳市为例
影响意义
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中国学前教育普及进程的推动上、人民群众“有园上、上得起园、上合格园”基本需求的满足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了缓解公办幼儿园学位紧缺问题,发展普惠性民办园能有效满足普通民众对平价保质幼儿园教育的需求;二是为了减轻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负担,发展普惠性民办园有利于发动民间资本共同参与投资学前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问题
发展对策
参考资料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概念汉英对照(八).中国外文局.2023-12-24
“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222|普惠性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3-12-24
信息名称: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23-12-24
低补贴、高成本,普惠幼儿园瓶颈待解.《瞭望》新闻周刊.2023-12-24
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教育部网站.2023-12-24
“学前提升计划”发布: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新华社.2023-12-24
汉语盘点2018:"奋""改革开放四十年"分列国内年度字词.人民网.2025-04-29
普惠性幼儿园.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1-01
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逻辑:过渡模式还是长期目标.中国智库网.2023-12-24
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12-24
“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容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中国教育报.2023-12-24
一图读懂《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广东省教育厅.2023-12-24
“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八成.人民日报.2023-12-24
2021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达到24.5万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3.0%——.中国教育报.2023-12-24
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比上年增加3117所.澎湃新闻.2025-03-29
教育部:十年来幼儿园增加12.8万所,农村普惠园覆盖率90.6%.澎湃新闻.2023-12-24
教育部: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升至89.55%.中国新闻网.2023-12-24
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的通知海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1-01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川教[2006]128号).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01-01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规范化幼儿园标准(2010—2015)》的通知.深圳政府在线.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