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铎著。他为人风流倜傥,工于诗词和绘画,又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常常牙板随身,高歌一曲,被教坊子弟称为“乐王”。

正文

明代陈铎著。陈铎(1488?~1521?),字大声,号秋碧。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下邳(今江苏新沂市合沟镇)人,家居南京市正德间以世袭官指挥。为人风流倜傥,工于诗词和绘画,又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常常牙板随身,高歌一曲,被教坊子弟称为“乐王”。

陈铎散曲大部分是写男女风情和闺怨相思,供歌妓们清唱的作品。这些作品,缠绵幽怨,故作多情,显得纤弱委靡,有一些还带有色情的成分,内容无甚可取。影响最大、赖以传世之作是《滑稽余韵》。陈铎久居金陵,对城市生活颇为熟悉。《滑稽余韵》一卷,是一组曲,共141首(中国文学史及以往介绍为136首,误)。每首写一个行业,一共描写了60多种手工业工匠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生活,30多种店铺的经营。把形形色色的商肆店铺,三教九流,都写入散曲中;对害社会的里长、巫师、媒人等多所讽刺。尤其是他赞扬各种工匠的手艺,歌颂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情他们的辛苦劳碌,成了当时城市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一幅幅市民生活风俗图卷。其艺术风格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很大差异,它基本上采用当时的口语,明白通俗而又不失幽默风趣,,富于生活气息。表现手法直露而不迂曲,不事藻绘雕琢,叙述中夹杂着评价和褒贬,明显不同于他的其他散曲,如对陈铎深恶痛绝的道士、和尚、尼姑、庙祝、命士、打谈、川剧、媒人、相面、巫师、牙人、烧丹、开赌等十几种职业。曲中是这样描绘的:“寻龙倒水费殷勤,取向签穴无定准,藏风聚气胡谈论。告山人须自忖,拣一山葬你先人。寿又长身又旺,官职又高又稳,不强如干侯门”(《水仙子·葬士》);“指鹿道马,随心判断,辟脸称夸,十人讲论荣枯话,九个全差。胡厮赖流星斗打,胡厮缠冷帐刮刷。闻着他名儿怕,生成的骨法,贫与富且由他”(《满庭芳·相面》);“讨头儿放本,作东主窝人,官司拿去问根因,几桩儿要紧。小荆条先尝到七八顿,精皮肤又打上三十棍,大沉枷准备一百斤,不饶你半分”(《醉太平·开赌》)。对厨子、锯匠、篾匠、镟匠、木匠、机匠、铁匠、修脚、园户、猎户、酒坊、灶户、盔帽儿、染网巾、织边儿、织凉帽、打炭基、弹棉花、墨铺、扇铺、纸马铺、茶食铺、颜料铺、鞍铺、胭脂铺、盒担铺、绒线铺等这些凭着一技之长和辛苦劳动换取劳动报酬,维持生计的劳动者职业和行业,作者在对其肯定、同情的同时,温和地调侃它们的职业病和行业病。例如园户的“呈新献嫩依豪富,寻增觅道供斋素”,灶户的“全家住水邦,遍体如乌炭,被商人错认烧窑汉”,挑担的“担头上讨了些儿利,酒房中买了一回醉”,赶脚的“一根荆棍手拿着,骡子乱跑”,收荒的“丝丝绺绺单图贱,家家火火都收遍”,修脚的“搂抱在屈膝上,刮削了半晌,熏不死也难当”等。把散曲的锋芒直接地对准人性,全方位地反映明代中叶城市生活,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群体不同的职业特征,公开表现自己的憎恶或同情,探讨职业病和行业病中显露出卑微人性,在金、元、明、清的散曲作家中,除了陈铎,再没有第二人。被后人誉为称为“明代中叶的清明上河图”。

除北曲《滑稽余韵》之外,陈铎也还有些用南曲抒写个人逸怀和写景咏物的作品,流丽自然,清新可读。如〔满庭芳〕《摇橹》借摇橹写乡情。句句咏物,却句句关合旅况,结尾才点出曲意,饶有韵味。套数〔黄钟·醉花阴〕《秦淮游赏》写秦淮河风光,即景抒情,随意挥洒,意气豪迈,辞句清丽。这类南曲咏物抒怀之作,往往语言精致丽密,铺叙委婉细致,手法上情景相生的前人说他的曲“流丽清圆,丰藻绵密”(《陈大声全集》曹学序),“声婉而辞艳”(《陈大声全集》汤有光序),主要就是指这一类丽情曲而言。加上它们多是用南曲写的,“南音嘹亮”(吕天成曲品》),稳协音律,所以能传唱一时,明人南曲选本也多所选录。

陈铎的著作有:散曲集《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月香亭稿》、《可雪斋稿》《滑稽余韵》,词集《草堂余意》,杂剧《花月妓双偷纳锦郎》、《郑耆老义配好姻缘》,传奇《纳锦郎》。明代汪廷讷辑有《陈大声乐府全集》,有万历三十九年新安环翠堂刻本。另收入《饮虹所刻曲》卢前辑,台北·世界书局1961年版,内有陈铎《秋碧乐府》、《梨云寄傲》。谢伯阳《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路工编选《明代流曲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均收有《滑稽余韵》。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三):词曲别集.国学网.201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