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比十字军是13世纪反异教的十字军之一,由基督教教堂针对清洁派教徒组建而成。因其军事要塞设在法国朗格多克省的阿勒比镇,故又称阿尔比派教徒。这场十字军东征在法国南部造成了大规模的屠杀,同时也加强了中世纪法国的中央集权。
历史背景
教会受损
在朗格多克地区,清洁派教徒的活动严重损害了天主教会的利益。教皇英诺森三世对此表示担忧,但在面对郎格多克贵族对清洁派教徒日益增长的威胁时,他们的反应却十分有限。1206年,图卢兹的雷蒙德伯爵六世拒绝参加教皇使节阿莫里组织的骑士联盟,旨在消灭清洁派教徒。雷蒙德伯爵六世不愿发动违背其信仰的战争,因此在1207年5月被开除教籍。同年1月,阿莫里的助手卡斯特劳在访问雷蒙德六世期间被暗杀,这一行为公然挑战了教皇的权威,促使英诺森三世决定组建一支十字军来对抗郎格多克地区的清洁派教徒。
十字军建立
这支被称为阿勒比派教徒十字军的队伍成立于1209年,主要由北方的男爵组成。其中一位名叫西蒙·德·蒙德福特的骑士在十字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名字与恐怖联系在一起,受到郎格多克人民的憎恨。十字军的活动被西多会的硕士皮埃尔记录在《阿尔比派教徒史》中。
行动与影响
屠杀事件
阿尔比十字军在其行动中最臭名昭著的是发生在贝泽城的大规模屠杀。1209年7月21日,德·蒙德福特的部队抵达贝泽城,他们要求天主教徒交出隐藏的清洁派教徒,但遭到拒绝。随后,十字军宣布如果市民不离开城市,所有人都将被开除教籍。尽管面临这种威胁,市民仍选择保护清洁派教徒,因此德·蒙德福特的部队包围了整座城市。教皇使节阿莫里下令:“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清洁派教徒还是天主教徒,一律处决,不得留情,这是上帝的旨意。”此次屠杀造成约1.5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而实际的清洁派教徒仅有222人。
攻占城市
接下来的目标是纳博讷和卡尔卡松城,后者在经过短暂而残酷的围攻后投降。德·蒙德福特的部队随后解散,但很快又重新集结并占领了更多城市和堡垒。到1213年,特伦瓦的所有领土都被占领,包括图卢兹。
国王介入
唯一有能力对抗十字军的是阿拉贡国王彼得,他在法国拥有广泛的领地,并渴望维持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1213年9月,他在图卢兹的穆雷特战役中败北,并被德·蒙德福特的手下杀害。1215年,德·蒙德福特沿着多杜根河谷作战,占领了多个被清洁派教徒遗弃的城堡。西班牙的路易王子也加入了德·蒙德福特的部队,共同进攻图卢兹。
抵抗运动
从1215年至1225年间,许多城市重新组织起来反抗十字军,包括普罗旺斯伯爵统治下的阿维尼翁。1216年,比奥凯要塞见证了德·蒙德福特的首次重大挫折,但他迅速恢复并再次占领了图卢兹和比格雷。然而,在洛德斯遭遇失败后,阿尔比派教徒十字军在西部的扩张受挫。
路易八世的十字军
1226年,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率领新的十字军进入朗格多克,大部分城市和城堡未经抵抗便投降。阿维尼翁在1226年9月投降前坚守了三个月。1226年11月8日,路易国王在奥弗涅去世,他的管家胡伯特接替指挥十字军,围攻拉贝塞德并实施了屠城。图卢兹成为抵抗的最后一道防线,直到雷蒙德七世的女儿嫁给了布兰切的儿子,才结束了围攻。1229年4月,雷蒙德七世签署了巴黎条约,加入打击清洁派异教徒的行列,解除对图卢兹的防御,接受罗马教廷的管辖,并支付了20,000马克的赔偿金。宗教裁判所在图卢兹成立,至1233年已遍布整个朗格多克。清洁派教徒遭受了捕杀、拷问和火刑等酷刑。宗教裁判所的暴行使图卢兹、科多斯、阿尔比和纳波内等地爆发了起义。1240年,特伦瓦维尔的雷蒙德-罗杰六世领导了卡卡松的最后一次起义,但未能成功,被迫带着追随者逃离法国。
解体
对清洁派教徒的迫害导致许多人逃往少数仍在清洁派教徒控制下的城堡。其中最著名的是比利牛斯山脉的蒙塞古堡,这座位于悬崖顶上的堡垒据称坚不可摧。对其长达十一个月的围攻始于1243年11月,直至1244年2月结束,3月16日,210名清洁派教徒作为异端分子被活活烧死。1255年8月,奎里巴斯的围攻标志着阿尔比派教徒十字军的最终解体。
文学影响
在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清洁派教徒是故事的核心,小说的秘密围绕着教会如何对待这些异教徒展开。清洁派教徒认为耶稣与抹大拉的马利亚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这一观点成为了小说情节的关键。
参考资料
郇山隐修会存在吗?还原《达芬奇密码》中神秘组织的历史真相 .搜狐.2024-08-27
贝塞尔历史上的大屠杀.贝塞尔历史上的大屠杀.2024-08-27
法国国王路易八世 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趣历史网.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