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是2009年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吴义勤

内容简介

《中国短篇小说经典(2008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小说二题

东莱五记

楼顶上的歌手

西江月

幸福家园

陆小依

跟月亮结婚

延误

棋语

麦芽糖

中秋节

脚背

混沌年代

我们正在变成好人

信仰

哑女

下水

看不见的灯塔

陈俊生大道

传说中的老鳖

年馍

雨衣

20l

像风一样消失

序言

在当今时代,对经典的追怀和崇拜正在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精神行为,人们幻想着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抚摸来抵抗日益世俗和商业化的物质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经典作为人类文学史和文明史的基石与本源,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阐扬,另一方面,经典的神圣化与神秘化又构成了对于当下文学不自觉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说,如何面对和正确理解“经典”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经典呢?就人类的文学史而言,“经典”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伟大、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指称。通常的意义上,经典常常是后代“追认”的,它意味着后人对前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经典的标准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命名“经典”的原因或标准。但是,“经典”的这种产生方式又极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觉,即“经典”仿佛总是过去时、历时态的,它好像与当代没有什么关系,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吗?我当然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把许多污垢和灰尘荡涤干净,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盖的真相,但我怀疑,时间同时也会使文学的现场感和鲜活性受到磨损与侵蚀,甚至时间本身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考古”式的阐释会比我们亲历的“经验”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文学的理解会比我们亲历者更准确。我觉得,一部被后代命名为“经典”的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也一定会是被认可为“经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当代默默无闻的作品在后代会被“考古”挖掘为“经典”。也许有人会举张爱玲、钱锺书沈从文的例子,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早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早已被认可了,只不过建国后很长时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文学史不允许谈及他们罢了。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推荐

《2007中国短篇小说经典》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目录

救命车

慈姑

李十三推磨——三秦人物摹写之三

我们去找一盏灯

家事

自愿被拐卖的卓玛——机村人物素描之四

百雀林

父亲还在渔隐街

住在坡上的表哥

世界上最好看的手

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八月十五月儿圆

像天堂在放小小的焰火

三公里

蚯蚓

新生活

一辈子

梅雨

灵魂伴侣

海绵

医院

河流的秘密

假币

石头开花

作者简介

吴义勤,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一九六六年生。江苏海安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鲁迅文学院院长。出版《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等著作六部,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的有三十余篇。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齐鲁文学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十余项。二00四年当选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二00五年当选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参考资料

吴义勤简历.中国作家网.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