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天皇(日文名:げんしょうてんのう,680年-748年5月22日),日本第四十四代天皇,日本史上第五位女天皇。
元正天皇即位前名为冰高(日高)皇女,715年10月3日,元正天皇即位。720年3月,萨摩人弑国守,元正天皇令中纳言大伴旅人为将军,将其镇压。722年4月,元正天皇颁布百万町开垦计划。723年4月,元正天皇颁布三世一身之法。724年2月4日,元正天皇让位于皇太子圣武天皇(圣武天皇)。743年,由于圣武天皇经常生病,无法理政,元正上皇再一次下达拥护天皇性质的诏书,次年以生病的圣武天皇的名义下达迁都难波京的诏书。晚年的元正上皇代替圣武天皇掌握皇权,治理国家。元正天皇去世后,于748年4月28日火化,750年改葬于奈保山西陵。
简介
元正天皇,出生于680年(天武天皇8年),卒于748年5月22日(天平20年4月21日)。父亲是天武天皇与持统天皇之子草壁皇子,母亲是元明天皇。元正天皇即位前名冰高皇女,和风讳号是日本根子高瑞净足姬天皇。元正天皇与之前的女帝都是皇后或皇太子妃不同,是第1位以未婚独身的身份即位的女性天皇。而且是历代天皇氏之中唯一的皇位由母亲传给女儿的女系继承(但父亲是男系的皇族草壁皇子,维持了男系的血统)。
生平
弟弟文武天皇之子圣武天皇(后来的圣武天皇)仍年幼,元正天皇接受母亲元明天皇的让位。《续日本纪》记载,元明天皇让位之际的诏书有“天纵宽仁、沈静婉丽、华夏载伫”“大慈悲、性格沉静、有华丽之美”等形容元正天皇的句子。
710年(和铜3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到以后的794年迁都平安京为止,被称为奈良时代。
717年(养老元年),以藤原不比等等人为核心,开始编养老律令。
720年(养老4年),《日本书纪》编纂完成。
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在元明天皇时代藤原家族的势力即已开始蹿升,藤原镰足的儿子藤原不比等出任右大臣,权倾一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女儿宫子嫁给文武天皇,宫子生下圣武天皇。在720年(养老4年),藤原不比等病逝。
721年(养老5年)长屋王被任命为右大臣,作为皇亲的代表成为了政界主导者。长屋王是元正天皇的堂兄弟,而且娶了元正天皇的妹妹吉备内亲王。藤原不比等的长子藤原武智麻吕任中纳言、次子藤原房前还没有成为参议(后来出任内臣,内臣是内大臣的前身)。皇族与藤原家族形成对立的两派。
723年(养老7年),为了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元正天皇下令制定三世一身之法,规定开垦生荒地可传至三世,开垦熟荒地可保有一生。法令大大鼓舞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由此,律令制开始解体。
724年(养老8年)3月3日,元正天皇让位于皇太子(圣武天皇)。退位诏书称王莽为“我的儿子”,元正天皇在退位后也作为监护人辅佐圣武天皇。
743年(天平15年),圣武天皇由于常生病,无法理政,元正上皇再一次下达称圣武天皇为“我的儿子”的拥护天皇性质的诏书,第二年以生病的圣武天皇的名义下达迁都难波京的诏书。年的元正上皇代替常生病、无法理政、沉迷佛教的圣武天皇掌权,由橘诸兄、藤原仲麻吕等人执行政务。
748年,在退位24年之后,元正天皇病逝,时年68岁。至此,日本史上唯一一对母女天皇的历史,正式画上句号。
评价及影响
元正天皇是一个极有涵养又略显保守的女性,她的一系列执政方略都是秉承其母元明天皇。在这两位天皇氏执政期间,日本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迅猛发展。在她们的推动下,日本还加强了对唐朝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整个奈良时代,日本与大唐的交往极为频繁,多次派出遣唐使去大唐学习,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竟有594人之多。那时,日本朝野以模仿大唐的一切为时尚,就连平城京也是模仿长安的格局建设而成。
家族成员
曾祖母:皇极天皇
祖父:天武天皇
祖母:持统天皇
外祖父:天智天皇
父亲:草壁皇子
母亲:元明天皇
叔父:舍人亲王
弟弟:文武天皇
妹妹:吉备内亲王
堂兄弟:长屋王
堂兄弟:淳仁天皇
从兄弟:光仁天皇
侄子:圣武天皇
从侄:桓武天皇
侄孙女:孝谦天皇
参考资料
续日本纪 卷第八 元正纪二.续日本纪 卷第八 元正纪二.2024-09-05
续日本纪 卷第九 元正纪三、圣武纪一.续日本纪 卷第九 元正纪三、圣武纪一.2024-09-05
续日本纪 卷十五 圣武纪七.续日本纪 卷十五 圣武纪七.2024-09-05
日本历史上唯一一对母女天皇:元明天皇与元正天皇.新知网.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