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双城总管府

双城总管府

双城总管府,是1258年蒙哥汗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设立的行政机构,隶属于元朝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的开元路,

简介

双城总管府所在地原为整个汉魏晋朝时期的汉四郡、金朝及金后的东夏国时期曷懒路的辖地,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的金野郡(旧称“永兴郡”)。 1258年,蒙哥汗第七次对高丽作战时建立,为元朝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设立的统治机构,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的开原路,一直存在到元末。双城总管府主要由归降蒙古的高丽人世袭管领,元朝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

1269年十月,高丽西京(今平壤)都统领崔坦、李率泰等以高丽北部50城降元。两年后,孛儿只斤·忽必烈将高丽西京划归元朝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东宁府。这样高丽西京(今平壤),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的金野郡)和济州岛等地从1269年后的半个世纪成为元朝的直属领土,不在高丽或征东行省境内。经过元朝100余年间维持这些地区的统治,于14世纪中后期,高丽重新控制这些地区,高丽国后期扩张领土的北拓政策的核心也在于进一步驱逐蒙古势力对高丽北部的控制。

历史

建立

1258年,高丽人赵晖和卓青等联合叛变,杀了和州(永兴)官吏,并将和州以北之地献给蒙古,蒙古遂在和州设置双城总管府,命赵晖为总管、卓青为千户长。以后、总管一之职由汉阳赵姓的家族世袭,赵晖子赵良琪、孙赵琳、従曾孙赵小生都世袭为双城总管府总管、千长则由卓青的子孙世袭。双城总管府的南界名为铁岭卫(今咸镜道与江原特别自治道交界处)。

《元史高丽传》记载: 1269年‘十一月,高丽都统领崔坦等以林衍作乱,挈西京五十余城入附。遣断事官别同瓦驰驿于王綧洪俊奇所管实科差户内签军至东京,付枢密院,得三千三百人。高丽西京都统李率泰乞益兵,遣忙哥都率兵二千赴之。’这样高丽西京在内的北界54城和慈悲岭以北的西海道6城都进入了元朝直接管辖范围之内。两年后,孛儿只斤·忽必烈‘诏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以忙哥都为安抚使,佩虎符,率兵戍其西境。’

陷落

双城总管府陷落于1356年,高丽枢密院副使柳仁雨被高丽王颛任命为“东北地区兵马使”进攻双城总管府。赵晖的曾孙双城总管赵小生、千户卓都卿逃走。李子春李成桂父子成为双城内部高丽军的内通,后来双城总管府的城门被打开。高丽还攻占和、登、定、长、预、高、文、宜及宣德、宁仁、辉德、静边等镇。

后柳仁雨成为双城总管府落后的和刺史。而参与攻打双城総管府的李子春家族先祖也世代为元朝达鲁花赤兼千户长。朝鲜王朝的李成桂家族其实也一直生活在蒙古族直接管辖的领地内。也有人推断李成桂其实是高丽系蒙古军阀出生。李子春由于作为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双城,因此被高丽封为万户兼兵马使。李成桂出生于永兴,22岁时首度出仕高丽,后接替父职,任东北地区面兵马使,在击退元军和倭寇的战争中取得战功,升至守门下侍中。1388年李成桂奉命征明途中在鸭绿江威化岛班师,回国发动政变,成为高丽末年政治的中心人物。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国。

后续

占领双城总管府后,高丽又继续北进,相继攻占了曷懒甸之战时设立的咸州、当时属元朝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

曷懒甸一带从唐朝灭高句丽后,相继受到唐、渤海国、辽、金、东真、元的管辖,而高丽王竟然上书元朝宣称这些地区为高丽的“旧疆”。

明朝洪武年间欲在元朝双城总管府辖境设立铁岭卫,后由于高丽谎称其地为“旧疆”,遂将铁岭卫改设于鸭绿江以西今辽宁省境内。明朝出于拉拢朝鲜王朝、防备元朝残余势力的目的,放弃了朝鲜半岛北部长期属于中国的领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