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德寿宫

德寿宫

德寿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鼓楼附近,南至望江路近左位置, 西至中河中路,东至吉祥巷,北宫墙在梅花碑左处。宫内南半部为宫殿区,北半部为后苑园林区,总面积约170000 平方米。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让后退居德寿宫称太上皇。德寿宫被称作“北内”,成了可以与皇宫(南内)并称之地。咸淳四年(1268 年),德寿宫被一分为二,南边是住宅,北边是后苑,被 改建成“宗阳宫”,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到了清代, 这座宫殿就彻底没落了。1984年,“临安城”考古队在杭州望仙桥至新宫桥之间的中河东侧,发现一条南宋时期的砖砌道路,当时即判断该道可能与德寿宫遗址有关。2001年、2005-2006年、2010年和2017年,杭州市的文物考古专家对德寿宫遗址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2020年10月13日,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一期)中西区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年11月23日总体方案获省文物局批复, 12月28日正式开工。2022年11月22日,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德寿宫遗址和曾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老虎洞南宋窑址等,共同丰富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宋临安城遗址的内涵。

历史沿革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让后退居德寿宫称太上皇。德寿宫被称作“北内”,成了可以与皇宫(南内)并称之地。乾道三年(1167年),修建了德寿宫后苑,引水开池,拟景西湖, 成为当时造园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家园林之一。

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仿效高宗绍兴内禅故事,也退处德寿宫,改其名为重华宫。后来又侍奉太皇太后,改名为慈福宫。后又侍奉成皇太后,改名为寿慈宫。“继后,宫室空闲因而遂废。咸淳四年(1268 年),德寿宫被一分为二,南边是住宅,北边是后苑,被 改建成“宗阳宫”,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到了清代, 这座宫殿就彻底没落了。

1984年,“临安城”考古队在杭州望仙桥至新宫桥之间的中河东侧,发现一条南宋时期的砖砌道路,当时即判断该道可能与德寿宫遗址有关。2001年11月,在杭州市一处道路拓宽工程中,发现了宋高宗赵构晚年府邸德寿宫。随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陆续发现了南围墙、滴水沟等一些重要的遗址。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在望江地区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原杭州工具厂地块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与南宋德寿宫密切相关的西宫墙与便门、水渠、水闸与水池、砖铺路面、柱础基础、墙基、大型夯土台基、水井等重要建筑遗迹。

2010年4月至7月的第三次考古,发现了属于南宋德寿宫遗址的多处建筑遗迹,包括夯土基础、宫殿建筑基址及水井、暗沟等,基本明确了德寿宫遗址中轴线南部殿堂类建筑遗迹的大致分布情况。

2017 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对德寿宫遗址开展考古 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 吉祥社区,东至建国南路,西邻中河,北至河坊街、杭 州市天艺幼儿园及断河头小区,南至望江路,发掘面积 6900 平方米。

2020年10月13日,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一期)中西区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年11月23日总体方案获省文物局批复, 12月28日正式开工。2022年11月22日,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德寿宫博物馆内主要包括重华宫正殿复原陈设展区、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和慈福宫及相关苑遗址本体展示区5个。其中,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主展厅约900平方米,展览主题为“从杭州看见南宋——南宋历史文化陈列”。该专题厅是浙江地区首个系统展示南宋153年发展历史的展厅,共分为背海立国、盛世繁华两个板块,盛世繁华又包括文化绍兴、物阜民丰、海舶千帆三个单元,从南宋发展历史、经济文化成就、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解读南宋文化。展品以市考古出土的展品为主,以及其他反映宋代礼制、艺术与社会生活类展品。

主要景观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共设5大展区,分别是重华宫正殿复原陈设展区、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以及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区本体展示区。项目展有龙泉窑青釉六方七管占景盆、官窑粉青釉鹅颈瓶、龙泉窑粉青釉长颈瓶等文物190余件(组),布设有纪录片、建筑模型、场景再现等各种形式的展项。

重华宫正殿

重华宫正殿复原陈设展区面积约450平方米,共五开间,根据史籍记载与宋画复原,明堂为德寿宫太上皇朝会、宴会的场景复原展示,两侧次间分别为博古区、茶饮区的情景复原,两侧稍间展示德寿宫的变迁历史及其相关的人物事件。沉浸式还原800多年前德寿宫大殿现场、“两宫并立”的历史情景。

南宋历史文化

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约900平方米,展览名称为“从杭州看见南宋——南宋历史文化陈列”,共分背海立国、盛世繁华两个版块。从南宋发展历史,经济文化成就,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解读南宋文化。

重华宫正殿与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

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面积约1150平方米(含遗址本体及周边廊道),主要内容为中区大殿遗址本体的展示、重要遗址点的解读、德寿宫四次考古发掘过程及考古成果。依据遗址相关复原研究成果,辅以沉浸式CAVE影像体验空间,提高遗址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

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展示面积约206平方米,展览名称为“都城纪胜”,主要内容为南宋临安城考古发掘成果,以及临安城的城市格局解读。其中巧妙设置临安城模型沙盘,辅助多媒体,动态展示临安城的厢坊布局和城市功能区块。

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区

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区本体展示区展示面积约4180平方米(含遗址本体及周边廊道),主要内容为西区遗址17个遗址点及相关出土文物展示及解读,南宋考古大事记以及杭州、浙江、全国南宋遗存、国保单位等。遗址本体展示区配套苑中天地、四季游园、叠石理水、匠作天成等数字化展项。

开发与保护

2020年10月24日,杭州拟在中河高架东侧,河坊街南侧,建国南路西侧,望江路北侧建设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区除汪宅)工程,该工程并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南宋博物院选址德寿宫遗址,紧邻河坊街和南宋御街,形成南宋文化集聚区。(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211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98平方米,全部为地上建筑,占地总面积7300平方米,容积率0.41,建筑密度34.5%,绿地率23%。总平面图显示,该工程由遗址保护厅棚、茶室组团和临水歇山亭组团等部分组成,在地块内将保留部分市保建筑。

德寿宫博物馆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进行展示,是国内目前原址露明展示等级最高、考古揭露面积最大、复原研究最充分的南宋遗址。以保护遗址为出发点,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综合考虑文物价值、保存状态、保护难度及展示效果,使用岩土工程最先进的技术,将遗址本体保护、遗址本体展示与遗址本体监测紧密结合,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大面积露明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为未来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展示积累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在国内外具有示范意义。

出土文物

从2003年至2023年,德寿宫遗址区域内考古出土遗物3000余件,遗物以陶瓷器残片为主,亦有少量瓦当、 滴水、脊兽、柱础、条石等建筑构件。

价值意义

作为南宋早期的皇家园林,德寿宫在建造技巧以及构 成上参照北宋时期的园林形式,可以说是对于北宋园林的 继承及发展。同时,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以高宗与赵昚时 期居多。因此,德寿宫的研究以高宗内禅和孝宗在位时期 为宜。作为皇家园林,德寿宫的造园艺术及审美上又融入 了文人的审美情趣。相比当时的皇城大内,德寿宫中园林 景观的营造上更趋向于当时文人写意园的审美需求,与当 时整个社会的审美相统一。

作为首座出土的南宋皇家园林,德寿宫不仅仅代表了杭州曾作为历史古都,文化中心的兴盛时 期,体现了当时中国园林及建筑的最高建造水平。德寿宫 遗址将成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的一环,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和南宋博物院将成为杭州展示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郎旭峰说,南宋博物院的选址将成为杭州融通古今的一大关键所在,成为连接西湖时代与钱塘江时代的重要节点,对于增加市民日常游憩之地,扩展西湖景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增强杭州旅游的多元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10日中午12点,德寿宫举行了新年开馆仪式,邀请到了“官家圣人”开宫迎客,宣读新年祝辞。

参考资料

杭州德寿宫将建南宋博物院 一期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中国新闻网.2024-02-24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4-02-24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今日开馆,22日起面向社会试开放.澎湃新闻.2024-02-24

钱江晚报.百家号.2024-02-25

“进宫”过年,“官家”迎客,德寿宫新年活动心意满满.百家号.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