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绒毛钓樟

绒毛钓樟

绒毛钓樟(学名:Lindera floribunda (C. K. Allen) H. P. Tsui)是樟科山胡椒属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

绒毛钓樟为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9(13)米;树皮灰黑色。枝条圆柱形,幼枝密被淡褐色丝状绒毛,一年生枝褐色,具纵向细条纹,被淡褐色微柔毛,散布有长圆形纵裂的皮孔。顶芽长锥形,长1—1.5厘米,芽鳞近圆形至宽卵形,先端钝,深褐色,外面沿脊部及基部极密被黄褐色丝状绒毛,边缘干膜质,无毛,内面无毛。叶互生,卵形至长卵形,长6.5—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长约1厘米,常偏斜,基部楔形,坚纸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淡绿色,晦暗,幼时两面尤其是下面极密被绢质长柔毛,老时上面变无毛下面仍密被淡褐色绒毛,三出脉或近离基三出脉,基生侧脉自叶基0—3毫米处生出,斜升至近叶尖处消失,与中脉两面凸起,其余侧脉1—3,自叶片上部1/3处生出,两面略明显,横脉与小脉呈密网状,上面多少明显,下面由于毛被密集仅横脉隐约可见;叶柄长0.7—1.2厘米,毛被同幼枝。伞形花序具花4—8朵,常2—6集生于腋生短枝上;总梗极短或近于无;苞片早落。雄花黄白色,花梗长约0.5毫米,密被绢状柔毛;花被筒倒锥形,短小,长不及1毫米,两面密被绢质柔毛,花被片6,近等大,长圆形,长约2.5毫米,宽1毫米,先端钝,外面仅脊部被柔毛;能育雄蕊9,长约4.5毫米,花丝被柔毛,第三轮基部有2个圆状肾形腺体;退化子房卵球形,长约1.5毫米,与近等长的花柱被柔毛,柱头盘状。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密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l毫米,先端钝;退化雄蕊6—9,棍棒形,内轮或第三轮基部腺体圆状肾形;子房倒球形,长约1毫米,与近等长的花柱均密被柔毛。果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果梗长5—8毫米,被黄褐色微柔毛;果托浅盘状,深约1毫米,宽2毫米,先端截平。花期3—5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绒毛钓樟生于海拔370-1300公尺山坡、河旁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绒毛钓樟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省甘肃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广东省等省区。

近种区别

该种与香粉叶L. pulcherrima (Wall.) Benth. var. attenuata Allen 、钓樟L. pulcherrima (Wall.) Benth: var. hemsleyana (Diels) H. P. Tsui相近,但其幼枝、叶下面与花柱、子房密被柔毛;果梗甚短,长8毫米为特点与上二者区别。以其叶通常椭圆形或倒卵形而非狭卵形或披针形与前者相区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