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滋润机场是位于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滋润乡福善庄乡交界处的4C级国内支线机场,原名平朔安太堡机场。由于企业办机场经营困难和城市扩容等因素,于2004年年底停飞。为了满足朔州市建设“两宜”城市发展需要,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拟迁建及复航原平朔安太堡机场。2016年2月,朔州民用机场场址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2020年8月,朔州民用机场被命名为“朔州桑干河机场”;2021年3月15日,朔州桑干河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6月28日,朔州市人民政府将朔州机场命名为朔州滋润机场。

朔州滋润机场场航站楼面积为6500平方米,民航站坪设6个C类机位、1个隔离机位和1个除冰机位,另有1个B类通用机位;跑道长2600米,宽45米。该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00吨的使用需求。

历史沿革

1986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部保送《关于修建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简易机场的请示》;9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平朔安太堡机场,场址位于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矿区内,平朔安太堡机场后于年内开建,为中国第一座企业自建的机场。

1988年,平朔安太堡机场建成通航,为简易机场。

2004年12月,平朔安太堡机场停航。

2009年,平朔安太堡机场迁建项目变更为新建项目。

2009年,朔州市启动朔州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由平朔安太堡机场迁建项目变更为新建项目;8月,朔州民用机场预选址完成。

2013年8月,朔州民用机场正式纳入中国国家民航发展“十二五”中期调整规划,并同意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2014年,朔州民用机场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批复空域使用范围;7月,朔州民用机场场址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批复。

2016年2月,朔州民用机场场址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12月,朔州民用机场被列入中国《“十三五”民航运输机场建设规划》。

2017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新建朔州民用机场的请示》。

2018年12月,朔州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2019年3月,朔州民用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9月,朔州民用机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批复;11月,朔州民用机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行业意见。

2020年4月28日,山西航产集团与朔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委托管理朔州民用机场;5月8日,朔州民用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6月24日,朔州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获批;7月3日,朔州民用机场初步设计评审会召开;8月,朔州民用机场被命名为“朔州桑干河机场”;9月29日,朔州桑干河机场建设动员会召开。

2021年3月15日,朔州桑干河机场正式开工建设;4月,朔州桑干河机场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现代化机场项目。

2022年6月28日,朔州市人民政府将朔州机场命名为朔州滋润机场。

硬件设施

航站区

朔州滋润机场航站楼面积为6500平方米,为摆渡车式构型,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00吨的使用需求。

朔州特色产品展示馆与朔州滋润机场航站楼形成1.5万平方米的综合体,由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公司设计,为一层半式建筑,主楼陆侧面宽102米,空侧面宽190米,高度24米。

飞行区

朔州滋润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C级,民航站坪设6个C类机位、1个除冰机位、1个隔离机位,通用机坪设1个B类机位;跑道长2600米、宽45米,配备4条垂直联络滑行道。

建设规划

朔州滋润机场近远期飞行区指标均为4C,近期(2025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00吨,民航站坪机位数为5个C类机位,通用机位为1个B类机位;远期(2045年)旅客吞吐量1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00吨,民航站坪机位数10个C类机位,通用机位为6个B类机位。

价值意义

朔州滋润机场的建设将极大地完善山西省航空运输网,全面提升晋北地区航空服务水平。对充分发挥朔州市作为晋北开放合作门户作用,促进晋北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呼包鄂经济圈和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日报》评)

参考资料

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朔州机场命名为朔州滋润机场的通知.朔州市人民政府.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