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女,1977年生,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所长。学舞蹈的她,25岁时因车祸高位截瘫,承受了极大痛苦。但李楠没有倒下,坐着轮椅开启了崭新人生。2022年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她担任残疾人讲解员做志愿服务;她的助残建议被总理采纳,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她成立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组团开展残疾人帮扶等一系列活动。
2013年3月,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
人物简介
李楠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曾担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过院学生处干部、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
李楠从小学习舞蹈,曾在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舞蹈教育专业学习,并在全国和北京市的舞蹈比赛中获得大奖。然而,命运带给她一个重创:2003年1月17号,李楠外出开会遭遇车祸,导致胸椎三、四节爆裂性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致使高位截瘫。
躺在病床上的李楠总是问自己:“我还能走路吗?能跳舞吗?”那段时间,这种未知感无数次让胸部以下全无知觉的李楠痛彻心扉。
事故发生后,李楠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躺了3个月。父母为了让她放松身心,找来音乐碟,但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李楠突然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忍不住放声大哭……
人物经历
李楠在医院度过了漫长的5年康复期。2008年1月,李楠出院,坐着轮椅回到家中。之后,李楠成为望京街道残联温馨家园的常客。在那里,李楠和残疾人一起,找到了生活的快乐。
当年,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望京温馨家园需要向世界展示我国社区残疾人服务。这期间,李楠有幸成为了一名接待员,负责对外接待讲解任务。坐在轮椅上,她觉得自己仍然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据统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温馨家园接待了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名中外运动员。截止到2009年2月,李楠已为30多批,千余人次进行了讲解。
2008年9月,望京国际文化周安排残疾人表演节目,李楠参与了《我和你》的手语表演。由于有舞蹈基础,李楠站在第一排表演,那是她时隔5年之后,第一次重返舞台。演出谢幕的时候,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后来,李楠回到母校的舞台,再次表演这个手语舞蹈时,一位年轻的教师激动地说:“看到李楠老师坐着轮椅回来时,我的情感控制不住了,我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年,李楠在各级残联工作过。她不仅教残疾人跳舞,而且从事各项志愿服务。
2008年10月,李楠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实务技能的双师资格,并获得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在社区为大家提供暖心服务的志愿者。
有一天,一位女士前来咨询。她把自己被婚外恋折磨得生不如死的经历跟李楠说了,甚至想自杀了事。李楠没有打断她,耐心地听她诉说。他们足足聊了3个多小时。直到来访者离开,她才撑起双臂,让身体离开轮椅减减压病,透透气。回到家,李楠的妈妈责怪她:“你应该每半小时活动一下身体,怎么就能干坐3个小时不动窝儿呢?”
李楠很担心这位女士会做傻事,咨询结束时告诉来访者会为她24小时开机。午夜十二点,李楠等来了一条短信,信中这样写到:“当我看到您的身体状态,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您开朗的笑容,您对生活的态度,您勇敢面对现实的勇气,让我感到自己是个懦夫。您放心,我还活着。我要再一次看到新升的太阳!”
社会活动
2010年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楠早早就守候在了电视机旁。她非常关注这次大会,因为就在1月31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朝阳区麦子店街道枣营北里社区服务中心,和群众一起座谈,听取居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坐在轮椅上的李楠第一个发言。
当时,李楠提了三点建议:政府要更加关心残疾人就业;关心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工伤致残人员所面对的问题,改进和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对李楠的建议,温家宝总理作了回答。座谈会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派人到李楠家,进一步听取她提出的关于工伤保险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李楠说:“我有工伤保险,每月有2000元的伤残津贴,但作为脊髓损伤截瘫的病人,每个月的卫生用品支出就要2000元左右,我只能靠父母的退休费生活。以前,很多企业里老的工伤人员没有工伤保险,他们的生活更困难……”
最终,李楠的建议被采纳了,“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听到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这些话,电视机前的李楠十分激动,“关于工伤保险的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说明我的建议起了作用!”李楠说。
人物事件
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李楠从身体的残缺走向心灵的强大,一份感激在她内心涌动,一种信念令她更加坚定,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012年2月17日,“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由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社团办批准成立。两年来,李楠和她的团队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残疾人温馨家园课程化建设、助残志愿服务、社区青年汇专职社工岗位购买、朝阳伴夕阳家庭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心理健康咨询等共计30多个项目,发展了近15支志愿团队和300多名志愿者,受益人群15000多人次。同时,李楠还回到母校,主讲“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
参考资料
[自强不息]轮椅上的美丽人生——记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的助残专员李楠.首都文明网.2024-05-27
高位截瘫后她成立社工组织,如今免费为社区提供心理咨询.百家号.2024-05-27
她高位截瘫,却始终有着一个“奥运梦”.澎湃新闻.2024-05-27
【汇·声】共赴山海,与有荣焉——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招聘启事.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7
微访谈——领军人才:李楠.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7
2013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暨爱晚生命科学基金在京召开.社工中国网.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