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糕仔是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的传统糕类特产,被誉为“潮汕地区八大传统名产饼食”之一。
相传,一位海门区新娘为了照顾即将出海的丈夫,将糯米磨成粉末,加入糖制成小块糕仔,供其作为海上食品。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当地的一种美食文化象征。
特色特点
海门糕仔的特点在于其清甜的味道和软中有韧的口感。尽管其美味受到认可,但由于其保存时间和生产方式的限制,其市场范围相对较小。
生产工艺
海门糕仔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料、炒制、碾碎等步骤。其中,糯米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才能使用。最终的成型环节需要注意手法和力度,以确保成品的质量。
销售情况
目前,海门镇有多家糕饼店专门生产和销售海门糕仔。虽然主要在当地销售,但也有一些产品销往邻近的福建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包装和营销策略,以及手工制作的局限性,海门糕仔的销量正在逐步下降。
保存期限
海门糕仔的最佳食用期约为四五天。一旦超出这个期限,其香气和质地都会发生变化,影响食用体验。
参考资料
海门糕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门糕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11-04
海门七米巷糕仔(傅和合七米巷).海门七米巷糕仔(傅和合七米巷).2024-11-04
《寻味汕头·潮阳篇》之十:海门糕仔.搜狐网.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