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著作又名《新编备急管见大全良方》。

《管见全良方》

十卷。附《诊脉要诀》卷。宋·陈自明撰于1271年。本书系辑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方编撰而成。首诊脉部位图及脉诀大要,然后列述诸风、伤寒痰饮、咳嗽、脚气、暑、湿、疟疾、瘴疫等32类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每类病证先论病理及辨证,次述治法。但书中的治疗部分,只有治疗方剂或成药的名称,并无具体处方。于初学者有诸不便。

延伸阅读

宋代医官临安区(今浙江杭州)人,说越之名医。尝任尚书库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精于医学,尝于观(1107-1110年)之间奉诏与陈承、斐宗元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尽管后世有些医家对此书有些批评,但此书在当时遍行于世,起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不乏佳方,有些至今仍在应用。现有刊本行世。

方书名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医局所属药局的一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宋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市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祐,陆续增补而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同仁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参考资料

医园世界.www.39kf.com.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