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邵(?—190年),字伯南,曹操的族兄弟,曹魏大司马曹真之父,东汉末期人物。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曹邵积极响应,为其招募兵马,因此事被州郡所杀 。曹邵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曹真和曹彬。曹操因曹真年少丧父,便将他作为自己的儿子抚养,与曹丕同住。曹真后来担任曹魏大司马,获封邵陵侯,曹邵的另一个儿子曹彬在魏文帝时封为列侯。

人物生平

曹邵,本名秦邵,是曹操的族兄弟,也是曹真的父亲。他的父亲姓秦,母亲姓曹。曹邵以其忠诚和才智,得到了曹操的深厚的信任。在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举兵时,曹邵积极响应,但不幸被豫州刺史黄琬杀害。曹操因曹真年少丧父,便将他作为自己的儿子抚养,与曹丕同住。曹邵的另一个儿子曹彬在魏文帝时封为列侯。

死亡争议

按陈寿修的《三国志》曹邵在为曹操招募兵马的时候被州郡所杀 。

按裴松之注引的鱼豢的《魏略》 他被袁术部曲误以为是曹操而遭到杀害,曹操因此躲过一劫,并把他的儿子(曹真)当作养子。

按裴松之注引的王沈撰写的《魏书》,记载曹邵忠笃有才智,为曹操所亲信。初平年间(190年~193年),曹操兴义兵,曹邵招募徒众,跟随曹操周旋。当时河南省刺史黄琬想害曹操,曹操得免而曹邵遇害。但是据《后汉书》记载,黄琬并未担任过豫州刺史,仅在中平年间担任过豫州牧。而中平六年(189年)九月,黄琬入朝担任司徒,此后黄琬一直在朝中,无法在初平年间谋害曹操。此外,该记载也与《魏略》有抵牾,因为《魏略》记载曹真之父死于兴平末,而此时黄琬已不在人世。

史籍记载

曹邵的生平和死亡在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裴注引魏略记载,曹真本姓秦,为曹操所收养。或有一说是其父“秦伯南”为曹操挚友。兴平末年(195年),袁术部曲追击曹操,曹操逃到秦伯南那里,秦伯南开门接收曹操。袁术追兵问秦伯南曹操在哪,秦伯南回答:“我就是。”然后被杀。因此,曹操思秦伯南之功而收养曹真,才转姓曹,亦将其父改为曹伯南,不过此说法与陈寿正文矛盾。《太平御览》引《魏略》称:“曹洪为太祖族弟。兴平末,太祖尝与洪出,为寇劫失马,追者在后,洪下马与太祖。”与上文似为同一件事。

亲属成员

儿子

曹真曹魏大司马、邵陵侯。

曹彬,曹真之弟,曹丕时封列侯。

曹璠

人物评价

邵以忠笃有才智,为太祖所亲信。——摘自《魏书

参考资料

曹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2

曹邵.全历史 - 完全的历史.2023-11-22

三国志.中华典藏.2024-07-28

太平御览 .中华典藏.2024-07-28

魏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QQ阅读.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