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范承谟

范承谟

范承谟(1635-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是大学士范文程次子。

范承谟十七岁任侍卫,1652 年中进士,入翰林院。1668 年任浙江巡抚,其间勘察荒田,免多地赋税;逢灾荒,拿库银购粮赈灾、请漕米改折,救无数灾民;还改革粮耗、免旧税,深受百姓与同僚赞许,留任四年。1672 年升福建省总督,因病未愈仍赴任。三藩之乱起,耿精忠叛变,他拒降被囚,1676 年被害,遗骸后来送京,康熙追赠厚葬,彰显其忠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范承谟是大学士范文程次子,十七岁时被选为侍卫。1652年(顺治九年),范承谟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弘文院编修。后累迁至秘书院学士。

巡抚浙江

1668年(康熙帝七年),范承谟担任浙江巡抚。当时,清朝建国不久,百姓尚未完全恢复生产,浙东地区宁波市金华市等地荒地非常多。浙闽总督赵廷臣上疏朝廷,请求免除赋税,康熙帝便命范承谟实地勘察。经过考察后,范承谟上疏,请求免除荒田及水冲田地的赋税,共计三十一万五千五百多亩。

1669年(康熙八年),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绍兴府都因水灾导致饥荒。范承谟便拿出布政使库银八万两,到湖广购买米粮,以平抑浙江粮价,救活灾民无数。后来,范承谟又上疏道:“漕米改折,每石折银一两。明年麦熟后,再补征白粮,以三年为限。重灾区依例加以免除。”康熙帝批准。

1671年(康熙十年),范承谟因病请求解职,被召回京师。浙闽总督刘兆麒浙江省提督塞白理上疏,表示浙江百姓纷纷请求让范承谟留任。给事中姜希辙柯耸御史何元英也上表道:“范承谟担任巡抚三年,爱民如子,查办贪墨,革除弊政,深受百姓爱戴。”康熙帝便命范承谟留任浙江巡抚

1672年(康熙十一年),范承谟上疏,提到湖州市、嘉兴二府的白粮加耗有多有少,请求每石以四斗五升为限,又请求免除温州市台州市二卫在康熙九年以前未交的赋税以及石门、平阳县没有交足的轻月粮。康熙帝将这些奏疏都交付户部,命户部讨论施行。

遭到囚禁

同年十月,范承谟被升为福建省总督,并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他上表推辞,没有获得同意,便请求入觐。1673年(康熙十二年)七月,范承谟到达京师,并入宫奏对。当时,他患病尚未痊愈,康熙帝命御医诊视,又赐药物。病势稍好,范承谟便赶赴福建,并将总督驻地由漳州市迁到福州市

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三藩之乱爆发。范承谟察觉到靖南王耿精忠有反心,便上表朝廷,请求暂缓裁兵,又打算巡视边海,征调兵马防御。不料,范承谟的行动尚未实施,耿精忠便已叛变。耿精忠声称有海盗犯境,请范承谟前去商议。当时,福建巡抚刘秉政依附耿精忠,也催促范承谟前去。范承谟知道事情有变,拒绝侍从护卫,孤身前往。耿精忠的党羽拔刀威胁,范承谟挺身向前,骂不绝口。耿精忠素来忌惮范承谟的威望,害怕杀了他会激怒百姓,便把他囚禁在土室中,并给他戴上刑具,他绝食十日未能死。耿精忠派刘秉政前去劝降,未果。

遇害

1676年(康熙十五年)九月,清军攻克仙霞关耿精忠打算投降。他找寻托词以求免死,又怕范承谟暴露他的罪行。十六日,耿精忠命人逼范承谟自缢。范承谟的幕客嵇永仁、王龙光、沈天成、从弟范承谱等五十三人同时遇害。叛党将范承谟的尸身焚烧,弃于野外。后来,泰宁县许鼎深夜收敛他的遗骸,加以隐藏。

1677年(康熙帝十六年),许鼎将范承谟的遗骸送往京师。康熙帝命内大臣侍卫出迎,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赐谥忠贞,并亲自书写碑文赏赐给他的家眷。1680年(康熙十九年),耿精忠伏诛,范承谟的儿子范时崇割其肉祭奠父亲。后来,福建省百姓请求为范承谟建造聂氏宗祠,康熙帝便亲自书写“忠贞炳日”的匾额

个人作品

范承谟著有《吾庐存稿》《画壁遗稿》《百苦吟》《忠贞集》等。

家族成员

父亲:范文程,官至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封一等精奇尼哈番。

兄弟:范承斌(兄)、范承勋(三弟)、范承烈(四弟)。其三弟范承勋,历任内阁学士广西巡抚、云贵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江南江西总督、兵部尚书

儿子:范时崇,历任辽阳州知州、直隶顺德知府、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福建浙江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轶事典故

范承谟被耿精忠囚禁两年,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戴着皇帝御赐的冠帽,身穿辞别母亲时所穿的衣服。每当初一十五,他都悬挂一帙历书,向北叩拜。后来,耿精忠命蒙古人嘛尼看守范承谟。嘛尼有感于他的忠义,想要将他放走,结果被察觉,耿精忠命人将他凌迟处死。嘛尼大骂道:“我宁可与忠臣一起死,也不愿和逆贼一起生。”

史书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二·列传三十九》

陵寝墓地

范承谟墓位于北京怀柔区红螺山附近。

人物评价

李渔:盖先生之臣节,求之千古上下,惟天祥一人,足以媲美。

乾隆帝:福建总督范承谟、云贵总督甘文焜,遇吴三桂、耿精忠二逆之变,抗节不屈,殉难捐躯,忠荩深堪嘉悯。

赵尔巽:方诸藩盛强,朝廷所置督抚,势不足以相抗。文焜虽与三桂分疆而治,所部贰於三桂久矣。若承谟之於精忠,雄镇之於延龄,皆同城逼处,惟以身殉,无他术也。

参考资料

清史稿:列传三十九.www.guoxue123.com.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