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贵阳医学院研究生部

贵阳医学院研究生部

我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贵州医科大学",是隶属于教育部的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12月24日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概述

69年来,贵阳医学院的校名虽经更迭,校址也数次搬迁,但贵医人始终铭记李宗恩院长提出的"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服务地方、励精图治、团结拼搏,走过了创建于抗日高潮、扎根于贵州沃土、成长于建国之后、发展于改革开放年代、壮大于新世纪初年的历史轨迹。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0多届3万余名医学本、专科生和20多届1000余名硕士研究生,他们为国家特别是为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在我省医疗卫生战线的生力军中处处能看到贵医学子的身影。今天的贵州医科大学,已经从最初的"草棚大学"发展成为一所校园整洁美丽、设备比较先进、学科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省属重点医科院校。

医学各科

该院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卫生毒理学、药剂学;有1个卫生部批准的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动物中心;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蛋白组学重点实验室。此外学院还成立了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地方病研究所。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并投资建设的"贵州省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实验中心"和"贵州省中药民族药研究开发中心"也建在我院。近年来,学院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点实验室进行了重点投入和建设,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院先后于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5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免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单位;1997年成为全国首批"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2000年,我院又成为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工作单位;2003年成为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我院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获准为博士点。

"申博"成功使我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院的研究生教育因此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医院实力

师资和管理队伍不断加强:目前我院现有研究生导师320余人;研究生部管理人员有10人,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

培养层次不断提高:有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目前有1个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40多个学科专业;

培养类型不断增加:有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

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招收统招硕士生355人、博士6人;2006年我院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370人、博士生5人; 2007年我院招收的统招硕士研究生为362人、博士生9人,还招收了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近100人。目前我院在校研究生人数近1200人。

医院管理机构

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和建设,我院已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管理制度,涉及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型和各个环节;这些管理制度都已汇编成册,发给了每一位导师、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每一位研究生,使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保证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依托我院的校园网安装和使用了 "G-edu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软件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管理和培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院于2004年8月协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秘书组,圆满召开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第五届年会。

近几年,在我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后,我院党委和行政更加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我院研究生部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狠抓内部管理、建设和改革,高度重视培养质量问题,着力抓好博士、硕士两个层次、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各个环节的培养教育工作,严格把好三关,即入口关、培养关、出口关,力争为我国特别是贵州省的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医药专门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中心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公共卫生学院,其建设和发展经历了雏形发展期(1985-2003)、改革发展期(2004-2007)和创新改革进展期(2008-至今),2009年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现有教师78名,其中专职教师51名,兼职教师27名,另有校外兼职教师39名。教师高、中、初级职称分别为53.9%、34.6%和11.5%,硕博率83.3%,平均年龄37.9岁。近3年承担各级教学科研项目192项。获部省级荣誉5项、其他荣誉54人次;任国家级学会理事/委员21人次、省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委员48人次,政府和卫生部门专家25人次。

中心现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科学型和专业型)、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2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1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和5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8个国家和5个省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平台。

中心实验室面积2452m仪器设备953台套,固定资产总值1273万元,组合配置较合理、数量较充足,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需要。

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融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教学理念,务实推进实施“三三四”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和“四模块”教学模式,在“联合教学”、“地方病防治”、“产学研一体化”特色上下功夫,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得到提升。中心面向20个本科专业开设实验课程22门,年实验人时总数243570,建设期开发新实验项目44项;每年尚承担39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500余名硕/博士生30门课程、139个实验项目、36542人时实验教学。近3年中心教师获教改项目38项,发表教改论文23篇;主编出版创新性实验教材2部,副主编、参编国家级教材10部;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近3年培养学生中有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6人次获省级奖励、229人次获校级奖励,发表论文84篇。学生就业率100%,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多媒体形态学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9月,面积约1322.14m。2002年12月通过省教育厅双基实验室验收合格,2006年成功申报为贵州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实验室现有专职人员5人,其中副高职称4人,博士1人,硕士1人。

我室是开放型的实验室,为全院学生学习寄生虫学、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法医学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等学科提供一个科学、规范、整洁的实验场所。以“三结合”、“五意识”(即: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团队意识,系统意识,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导,因地制宜,以创新性的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满足高质量的教学要求。每年在我室学习的学生约15000人。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以实验教学改革带动和促进实验室建设”的理念,率先在省内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大平台,形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四大模块,创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内在统一,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大幅提升我校实验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