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蒽醌

蒽醌

蒽醌(Anthraquinone,化学式:C14H8O2),又音译作安特拉归农,是一种醌类化合物化学物。蒽醌的配位化合物存在于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工业上,不少染料都是以蒽醌作基体;而不少有医疗功效的药用植物,如芦荟,都含有蒽醌复合物。例如芦荟的凝胶当中的蒽醌复合物,有消炎、消肿、止痛、止痒及抑制细菌生长的效用,可作天然的治伤药用。此外,利用烷基蒽醌的蒽醌法是生产过氧化氢的最佳方法。

类型

一、单蒽核类

(1)羟基蒽醌类

大黄素型: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

茜(qiàn)草素型: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等。

(2)蒽类

大黄酚蒽酮

(3)蒽酚类

柯枒素

二、双蒽核类

天精(醌茜素

理化性质

性状:多为黄色或橘黄色结晶,有一定的熔点

溶解性:易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水。

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

荧光性:蒽醌类及其大多有荧光性,在不同pH条件下显不同荧光。

酸性:蒽醌类化合物中的酚羟基,与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

不易被氧化,能发生硝化、磺化溴化反应。

如果向反应体系中加入HgSO4 ,则蒽醌磺化几乎都是 α-磺酸,继续磺化可得到1.5-及1.8-二磺酸,

1,6-、1,7-蒽醌二磺酸是分两步磺化来制备的。例如:

在蒽醌磺酸中,磺基因受两个羰基的作用,而有一定的活泼性,如磺基可被-X、-NH2、-OH等置换。例如:

β-蒽醌磺酸与氢氧化钠和KNO3共熔,生成1.2-二羟基蒽醌,即茜红素,它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它可以从茜草根中分离出来,是红色针状结晶,熔点为289℃;它是最早的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

检识反应

碱液显色反应

羟基蒽醌及其苷遇碱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酸化红色消失,再加碱又显红色。但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要氧化形成羟基后才能显示红色。

醋酸镁反应

羟基蒽醌类可与0.5%醋酸镁甲醇乙醇溶液形成有色配位化合物。本反应灵敏,由于羟基位置不同,颜色不同。

对亚基二甲苯胺反应

此反应应用于鉴定9位或10位取代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尤其是1,8-二羟基蒽酮,可与0.1%对亚基-二甲苯胺吡啶溶液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如紫、绿、蓝等颜色。

主要用途

有机合成中高级染中间体,如阴丹士林类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部份活性染料重要原料。

用作造纸蒸煮剂及过氧化氢原料等,可降低用碱量,缩短蒸煮时间。

用作造纸制浆蒸煮剂 在碱法蒸煮液中只需加入少量蒽醌,即可加快脱木质素的速度,缩短蒸煮时间,提高纸浆得率,减少废液负荷。目前使用蒽醌添加剂的造纸厂越来越多。

生产方法

精蒽氧化法气相固定床氧化法:将精蒽加入气化室加热气化后与空气混合,二者比例为1︰(50~100)。混合气体进入氧化室,在V2O5催化下于(389±2) ℃下氧化,经薄壁冷凝后即得产品。

液相氧化法:将精蒽计量后加入反应釜,再加入1,2,3-三氯苯在搅拌下溶解。然后滴加硝酸,控制反应温度105~110 ℃,将副产物NO排除,反应6~8 h后,减压病蒸出溶剂,冷却结晶。得产品。此法设备腐蚀严重。邻苯二甲酸酐法 将苯酐计量后加入反应釜,加苯在搅拌下加热熔解。加热至370~470 ℃,使混合气通过硅铝催化剂进行气相缩合。得产品。羧基合成法 将计量的苯加入反应釜,在4.88 MPa下通CO,于200 ℃反应4 h,一直通到CO压力不再下降,反应结束。经处理得产品。

国家标准

蒽醌的国家标准有:

参考资料

蒽醌 CAS#: 84-65-1.chemicalbook.2022-01-12

蒽醌.PubChem.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