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博物馆(新馆),位于郑州市郑州中央文化区,占地112.71亩,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新馆)秉承“登封市、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以弘扬中原黄帝文化为切入点,将象征黄帝文明的冕冠作为设计原型,同时博物馆主体还有聚宝盆的形象寓意,优美的弧度显得整个建筑饱满圆润,有力彰显了中华大地文明灿烂的光辉历史。郑州博物馆(新馆)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主体三层,局部五层,涵盖了学术报告厅、非遗展示区、4D影院、观众互动体验空间等多种功能区。
简介
郑州市博物馆新馆秉承“中华之中、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以弘扬中原黄帝文化为切入点,凝练郑州地域特色,将象征黄帝文明的“冕冠”作为设计原型,同时引借聚宝盆的形象语言,提炼出刚劲有力的曲线动势,生成建筑主体形象,表达中原地区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郑州博物馆新馆项目估算投资额约15.1亿元,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局部五层)、建筑总高68米。新馆一层由三层通高的中央大厅、临时展厅、学术报告厅、非遗展示区、公共服务空间、观众服务用房等组成。二层由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未成年活动中心、4D影院、观众互动体验空间及公共服务空间等组成。三层主要由专题展厅、未成年人活动室、观众休息厅、互动体验室等用房组成。局部四层主要由专题展厅、多功能厅、科技保护中心用房及文物库房组成。局部五层:主要由科技保护用房、综合业务办公用房、信息资料中心用房等组成。
藏品库区由库前区和库房区组成。库前区主要包括拆箱间、鉴选室、暂存库、材料库、保管设备库、周转库等;库房区按藏品材质分类,包括书画、金属器具、陶瓷、玉石、织绣、木器等库。
基本陈列展区用于展出郑州市地区地下出土文物,以及传世和征集的珍贵文物,包含“创世王都”“登封市”“郑城旧事”三个基本陈列展厅。设置在建筑二层。专题展区用于展出大型石刻、郑州名人、汉代画像砖、陶瓷艺术、宋金壁画、姓氏文化、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文化。设置在一至四层。
教育区主要包括学术报告厅、未成年人活动中心、观众体验专区、多功能厅、4D影院。其中,学术报告厅位于一层东侧,出入口位于北侧;未成年人活动中心位于二、三层东侧,独立成区;观众互动体验区及其他休闲设施分散布置在博物馆各节点,为观展游客提供体验式的互动休闲空间;多功能厅位于四层,与周围展厅构成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区;4D影院位于二层南侧,与边庭空间共同构成休闲区域。
新馆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售票室、饮水室、广播室、贵宾接待中心、纪念品店、书店、餐厅、公共空间等。未来,这里将成为市民领略中原传统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也将成为外来客人了解郑州市过往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工程进度
最新消息显示:2017年12月底,该项目完成地下室及主体结构二层工程。2018年5月,主体结构完工。2019年5月竣工。
2021年4月30日,历时5年建成、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馆藏文物近6万件。
历史沿革
2017年6月28日,郑州博物馆新馆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开工。
2019年12月31日,郑州博物馆新馆试开放,试开放期间举办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展”,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皇帝精美文物上百件,均为首次在河南省亮相。
2021年4月27日,郑州博物馆新馆迎来媒体探馆日。
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
场馆
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高约70米的郑州博物馆新馆为特大型博物馆,规划有陈展区3.6万平方米,包括3个临展厅、4个基本陈列展厅、13个专题展厅;库区2.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区2.3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区1.76万平方米;其他配套用房约4.2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
新馆位于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区域。位于中原区汇文路以东、汇智路以西、传媒南路以南、文博大道以北。
馆藏藏品
截止2019年,馆藏藏品数量53459件套,馆藏珍贵文物数量9396件套。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入选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
参考资料
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地下室 2019年5月竣工.河南省人民政府.2018-04-01
郑州博物馆新馆工程主体结构开工.河南省人民政府.2017-06-30
中国单体面积最大博物馆开馆.中国新闻网.2021-04-30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