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Shangbao terraces)位于江西赣州市崇义县西北部山区,总面积约5万亩,成片相连、错落有致地分布在3个乡(镇)26个村的山岭上,梯田海拔最高1260米,最低280米,最多处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是中国三大梯田奇观之一。
上堡梯田起源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20世纪70年代,因李雪明拍摄的一张反映上海知青在梯田劳动间隙交流的照片被大众熟知。90年代,因受外出务工大潮的影响一度无人耕种和管护。2020年6月,上堡梯田景区正式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江西省崇义县检察院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线索摸排,对上堡梯田进行走访。
2018年4月19日,上堡梯田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6日,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上堡梯田起源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已经延续了2200多年。上堡梯田最早详见于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的《立崇义县治疏》,介绍了从广东返迁此地的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事迹。20世纪70年代,赣南摄影家李雪明拍摄的一张反映上海知青在梯田劳动间隙交流的照片见报后,上堡梯田被大众熟知。
20世纪90年代,由于外出务工大潮兴起,因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种田收入低,当地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导致不少梯田一度无人耕种和管护。2012年,上堡梯田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2018年4月19日,上堡梯田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0年6月,上堡梯田景区正式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10月6日,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3年9月,江西省崇义县检察院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线索摸排,对上堡梯田进行走访。
地理气候
地理位置
上堡梯田地势险峻高低起伏,海拔较高,缺少土壤。位于面积148平方公里的上堡乡(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西部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上堡景区),面积约3400公顷,主要分布在上堡、丰州、思顺三个乡(镇)26个行政村,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
上堡梯田在罗霄山脉与诸广山脉之间,在长江流域赣江分支章江支流的源头。梯田区属于花岗岩山体结构,水与石的依存构成了一个不透水的蓄水之库。山顶和山坡所截留的雨水,只能从山腰坡地渗出,形成了天然的地下输排水网络,提供源源不竭的水流。
环境气候
上堡梯田地处北纬25°附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全年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雾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无霜期长。
相关文化
文化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天傍晚,南安府西北的茅棚野店里,来了两个疯癫的客人,即田水二仙。店主妇人哪里知道,此二位为仙人所扮,特意到访她的茅店,便像平时招待普通客人一样,招待两人吃喝住宿。田水二仙先喝了一百碗茶,将茶碗迭在一起;又吃了一百碗饭,也将饭碗迭在一起。然后,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回头望着店主妇人。店主妇人心情平静,不但不嫌弃他俩喝多了、吃多了,而且脸上还挂着善意的笑容。田水二仙很感动,便问店主妇人道:“请问店主妇人,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店主妇人长叹说:“叫上堡,是石山、荒岭、无田、无土的穷地方啊!”不料,田水二仙忽然把茶碗、饭碗拢在了一起,捂着肚子说:“不妨,管叫它一层山上一层田,吃得你上堡人都成神仙。”店主妇人似乎觉得,这两人好像很有些来历,但确实不知道他们是神仙。于是,忙又说:“光有山有田没有水,也活不了命呀!”田水二仙试探着说道:“要是有一碗酒糟就好了。”店主妇人想,这还不是现成的,果然就端出满满一大碗甜酒糟来。田水二仙二话不说,提起水壶就往酒糟上筛去,一边筛还一边说道:“上堡,上堡,高山岽上水淼淼。”说完便各自睡去。第二天清早,店主妇人去请两位客人起来吃饭,哪知两位客人却不见了踪影。店主妇人走出门外一看,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全是一层一叠的水田,像上楼的梯子一样,一直通向天边。从此以后,人们就叫它上堡梯田了。
文化内涵
上堡梯田在上堡水利灌溉工程系统、山林农业生态体系形成之时,山林祭祀、农事庆典、农耕礼俗、乡规民约等客家民俗文化也在这里孕育发展。“比如这里的民间祭祀活动'舞春牛’,既体现了客家人对耕牛的图腾崇拜和感恩,又表达着期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的美好心愿。”此外,在长期耕作过程中,黄元米馃、艾米馃、九层皮等传统客家美食,以及传统灯彩、戏曲歌舞、山歌民谣、刺绣木雕和竹制工艺品等客家艺术也得到传承和繁荣,为上堡梯田生态美景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关活动
2024年5月30日,崇义县上堡梯田开展了云上开犁活动,活动以“江西是个好地方——上堡梯田云上开犁”为主题,现场举行了敬田仪式、歌舞表演、田间趣味运动会等系列乡村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旨在以梯田为媒,以农事活动为介,表达客家人崇尚自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开发与保护
20世纪90年代,由于外出务工大潮兴起,因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种田收入低,当地村民纷纷外出谋生,导致不少梯田一度无人耕种和管护。为此,县委、县政府持续推出系列抢救措施:对客家文化习俗、农业生态环境等“家底”展开摸底排查;激励恢复稻作,组建梯田文化保护传承队伍,培养文化从业人才;加大农耕文化宣传力度,编制宣传画册,建立梯田博物馆,创建摄影文化基地。并且又创新开展上堡梯田公益众筹活动:采取“旅游+梯田米”模式,以公益众筹为切入点,通过融入观光、露营、古耕体验、民俗休闲等旅游功能,推动“卖梯田米”向“卖梯田米又卖风景”转变,实现种植效益和景观效益的有机叠加。同时,创新推行“托管式+闭环形”运作模式,“托管式”即由投资认筹者把认种的田托管给上堡梯田农业开发公司进行耕种,不参与田间种植;“闭环形”即通过社会民众(企业)投资认筹、农业开发公司代为耕种管理、原住民古法耕作、崇天然公司专项运营“四方联动合作”,对梯田统一流转、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行闭环运营、分工负责,做优众筹服务。
崇义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水利局牵头,囊括县财政局、发改委等12家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对灌溉工程历史文化挖掘、遗产修复等具体事项进行调度和落实。还修建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该馆馆址在岭顶子站,集文化传承、学术研讨、大众科教于一体,以“再现历史辉煌的成就、展现现代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成果、凸显特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为时间轴线,以“世界、中国、上堡”为空间轴线,展现水利灌溉事业漫长的发展过程,讲述古人运用勤劳智慧惠泽子孙后代的动人故事,列举海外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等。并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划设梯田遗产保护区,出台《上堡梯田全域保护发展规划》,统筹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社会价值
上堡梯田因山成形、因水而兴。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每块梯田即是一个小蓄水池,也是一个保土床,防治了水土流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灌溉工程典范。上堡梯田自流灌溉体系的工程形式和布局仍然保存完整,这些凝聚着先民汗水和智慧的典型梯田灌溉系统,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堡梯田保留有大量遗址遗存,是梯田开垦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上堡梯田不仅包含了水源蓄水工程、科学的灌排系统工程、先进的节水工程、完整的田间配套工程,还形成了“森林-水系-梯田-村落”的农业生态体系。
所获荣誉
社会评价
2200多年来,当地人民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修建修缮坡地配水系统,发展粮食生产、防治水土流失,上堡梯田成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经济网 评)
参考资料
Top 10 most beautiful terraces in China.china.org.2024-06-02
农耕诗画 上堡梯田.崇义县人民政府.2024-06-02
世界“双遗产”是怎样炼成的——崇义上堡梯田荣耀加身的背后.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2024-06-02
上堡梯田开犁!.赣南日报.2024-06-02
守护千年梯田,延续绝美奇观.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06-02
行云流水,走读上堡梯田.崇义县广播电视台.2024-06-02
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崇义县人民政府.2024-06-02
崇义上堡梯田.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2024-06-02
走向世界的美丽明珠 ——江西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江西新闻.2024-06-02
崇义上堡梯田:高山顶上水淼淼.中国气象报社.2024-06-02
自然地理.崇义县人民政府.2024-06-02
上堡梯田.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2
江西上堡梯田开犁:领略秀美风光 传承农耕文化.央广网.2024-06-02
千年梯田展新颜——崇义县大力推进上堡梯田保护利用改革纪实.崇义县人民政府.2024-06-02
保护中“活化”农业文化遗产.腾讯网.2024-06-02